在大马,每当大选将至,“大道收费”必定成为选战的焦点课题,而朝野双方也一定会为此争锋相对,推出自己的竞选宣言来个华丽大比拼。
不管是国阵推出的“逐步降低全国各主要大道收费”的竞选承诺,还是民联所提出的“国有化大道与废除收费站”的政策诉求,如若不对大道私营化合约进行全面的检讨和修订,大道收费涨价的争议恐将永无宁日,最终遭殃的还是广大民众。
中国——大马的好朋友和好伙伴,竟敢为天下先,硬是抢在大马之前宣布将对其国内的高速公路永久收费,推翻原有“有限收费”模式而转为“无限收费”,意在将高速公路成为“永久提款机”。
面对公众的一片质疑之声,中国交通部更是霸气地回击外界责难,称“实行长期收费合理”,理由只需一个足以,即所谓的收费公路运营长期亏损,债务压力巨大(来源:7月22日,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
还需“还路于民”
高速公路本是公共资源,在中国却成为了“摇钱树”,其平均利润率远超过银行、房地产等众所周知的暴利行业。值得玩味的是,这个赚得盆满钵满的“金矿”在中国交通部的眼中却变成了一个“黑洞”。
根据其最新发布的《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度中国收费公路的亏损额达到乍舌的1571.1亿人民币(约合253.4亿美元)——相当于全国的高速公路从业者,从不休息,辛辛苦苦干了一年365天,到头来平均每天还亏了4.3亿人民币(约合0.7亿美元)。
要知道,按谷歌地图的统计,全中国有超过86000个的收费站,二级以上公路有35万多公里,平均不到4公里就有一个收费站,收费公路里程可环绕地球近五圈。无怪乎,对于收费公路的这笔“糊涂账”,交通部会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公路,本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其特性就在于一个“公”字,根本不应与高利润有所关联。
公路公益性已异化
但遗憾的是,近年来,中国的公路收费不仅公司化、营利化,且暴利化。可以说,公路的公益性已经严重异化、丧失殆尽,成了名符其实的“私”路。
显而易见的是,当前公路的畸高收费、变相延长期限收费等问题,不但早已让民众不堪重负,同时也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到了终端物价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究其根源,导致公路乱收费的原因在于外部监管不力。
除了需要大刀阔斧地清理现行不合理的公路收费项目和改革目前易滋生腐败的公路建设管理体制之外,政府必须要成为公路建设投资和债务的主要埋单者。
将财政收入而不是直接收费作为筹措公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渠道,更不能让全民财力为公路暴利买单,从而让公路收费实现非营利化。
美国著名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Louis Brandeis)有句名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或许在现实条件下,公路一时还不可能全部免费,但收费体制一定要公开透明,收费信息要及时公布,而不是暗箱操作、权力寻租。
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即使缴纳过路费也需要交得透明与合理,并享有相应话语权和知情权,真正做到还路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