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服务的公司因为没有废水处理厂,又觉得请环保公司来回收化工废液很花钱,竟然用大量自来水稀释超标化学废液,再用酸液或碱液调整pH值以达到排放标准。新加坡公共设备局(PUB)验出排放水含有不得存在之可挥发性有机化学物,于是上级紧急开会,讨论的方向是怎么才能稀释到排放标准,钻法规的漏洞。
虽然说新加坡政府给人严刑峻法的感觉,但可惜的是公务员都是闭一只眼在做事。就像这次台湾食油事件,卫生福利部查不了或不想查(其实要查出端倪当然可以),最后就给彰化地检署接手查到混充低价油品。
任何国家的加工厂肯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水、噪音、空气、辐射、土壤等,政府单位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就查到违法的。但是政府没有这么做,如果这样一直罚下去,工厂还用运作吗?大家可知道这些电子大厂、化工大厂一年缴给政府的税金有多可观,政府要自砸饭碗?
这几天厂内就发生苯泄漏到水沟,到处都飘散著苯的刺鼻味,实验室因为有正压系统,不停地把外头挥发的苯抽进来。我束手无策,赶紧去问生产经理要怎么处理。他老神在在地回答:“看天?,等下大雨把苯稀释掉,等出大太阳把苯蒸散掉”。苯,可是致癌物,也是毒化物。任职至今,整个团队就是不在意与没关系,闻一闻不会死,被溅到赶快冲水就好,还笑那些要穿戴安全防护的新加坡人怕死。
如果政府正面思考,先罚,罚到你改善为止,以后大家不就相安无事,环境停止被破坏。再讲近来农业局推广渔网最小38毫米的规定,实是保护现在和未来的海资源,避免捕到鱼苗。可是,大马政府总是懒于宣导,再加上欠缺灌输人民有关生态保育的教育,也没有相对的补偿或替代方案,当然引起渔民反对。本来是很好的保育政策,却被大家反对。错在哪里?不在民众,不在政策,而是推行的政府。
新加坡政府为了钱,把原则和法规摆一边去。台湾政府也是为了钱,今朝放行,隔天开罚,食油事件的上亿台币罚金让政府赚翻了。那些赔偿金应该发给台湾民众,他们才是受害者,而民众也要告政府监管不周,申请国家赔偿。马来西亚呢?
政府被动,人民也被动。钱,财团带走了;污染,财团留下了,人民吃下了。
如果政府严厉执行检测,化学废弃物的污染事件还会一而再的发生吗?一间没有废水处理厂的化学工厂,肯定就得多加注意了,这可是很直接的推论,不需要什么专业人士来提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