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12届大选民联在槟城掌权后不久,便开始于乔治市建立多语文路牌。每个路牌的造价仅150令吉,不过这项行使官方权力在公共场所推广多语文的措施却具有标志性的象征意义,它显示州政府在尊重马来语作为国语的地位之同时,也认同其他语言群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
这些国文搭配华文、英文、爪夷文或淡米尔文的路牌让游客得以从各个翻译不相对应的路名中学习到地方史,也能促进在地人对家乡的感情,已成槟城古迹区的特色之一。叫人不解的只是,不知道为何西马其他州属没有向槟城看齐(东马也有双语路牌),使之成为常态?
且不说国阵话事的州属和联邦直辖区(这个联盟以种族分化方式治州国的心态已维持数十年,大概顽疾难除),民联执政州属应有足够的条件去效仿槟城的做法。
就以雪兰莪来说,巴生从19世纪已开始发展成为商业兴旺的大埠,百余年来留下许多各族裔人士文化交融的痕迹。像小印度,华人称之林茂街,其官方名字却是“东姑克拉纳路”(Jalan Tengku Kelana,意译的话可叫作“流浪王子路”,此路纪念日治时期在位的雪州苏丹,他在二战结束后即被英人放逐到印度洋外的小岛),不同语言的路名里头各埋藏著不同的故事。
目前巴生市议会所设计的古迹漫步路线已串起了多个族裔或宗教社群的历史建筑物,可谓极好的构思,若能在街头巷尾加设多语文路牌及古迹简介,必更有助于多元文化教育。须知道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进入博物馆或文化中心参观,但却是通过路牌认地方,所以多语文路牌的渗透力也许要比价格昂贵的展览品更强。
雪州政府计划中的巴生三族文化中心到现在仍处于筹备阶段,说实在,除了在商场展出过建筑概念图以外(其实大可公布在网上),政府官员没有提供一些方便的管道让普罗市民(而不只是社团领袖)发表看法,这样的处理方式是相当过时的。
虽然三族文化中心的整体设计还未明朗,但在此我也想说一说自己对它们的期许:(一)希望它们是以三族为名,但实际上是跨越各族群的文化中心,在中心内可看到多种语文。(二)希望除了室内空间以外,文化中心也有开放式的公共空间供市民自由使用,人们可以在这里唱歌、演戏、发表政治演说或无所事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