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比较早的“西方宗教”或“洋教”,其实不是基督教,而是佛教,最初的“洋名”也不是约翰、保罗、玛丽之类,而是支娄迦谶、昙摩耶舍、鸠摩罗什等,惟因中国的汉字文化太强了,佛教在中国的结果是越来越汉化,佛教徒一般上也不取“洋名”,所以即便佛教僧侣也只有汉文法名,而且如此法名还远播到韩国、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去。
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汉语文也多少受到佛教因素的影响,包括为数不少的外来音译词汇,如佛、梵、禅、劫、僧伽、刹那、菩提、菩萨、般若、涅槃、罗汉、浮屠等。至于意译的词汇恐怕更多,如慈悲、布施、因果、缘起、业报、轮回、超度、真如、世界、名相、净土、觉悟、正当、方便、烦恼、实际、相对、绝对、藏、识、定、法、谛、蕴、度等。乃至,也有研究认为梵文佛典的大量翻译也有点丰富了汉语语法。
学界一般公认佛教输入印度宗教文化和融入汉主流文化的程度都相当深,以至今天的汉传佛教实质上已是个中印文化的结晶,所以即便其“外来”面目依然轮廓分明,但“本土”的血肉也一样浓稠饱满。
若有华人企图高举“本土”的旗帜来歧视、排斥佛教,如韩愈那样贬其为“夷狄之法”,恐怕很难赢取足够的“赞”来挺立其正当性。
虽宋代以后,佛教的发展的确有受到儒教政权一定程度上的框限,惟基本上其于中国的“本土”地位已根深蒂固了。
对于普世性的宗教来说,最令人头疼的恐怕是各地浮躁、粗糙的“本土主义”,因其动辄排斥“外来宗教”。
虽不能否认宗教往往会带著相当程度的发祥地文化,如佛教和印度教带印度文化(汉传佛教则同时兼带中华文化)、伊斯兰教带阿拉伯文化、基督教带欧洲文化、儒教和道教带中华文化,但这些连带的文化元素都不是什么“毒素”,而是丰富人类文明的资产。更荒谬的是某些群体高调宣称的“本国宗教”,实际上都是外来的,只是来得较早而已。
质言之,宗教的本土其实就是信徒的心灵,只要是所信仰的,就是本来、究竟、终极的。
也许不止宗教,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如说儒教、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等。当然,本土主义也是一种理念,有助于捍卫一些文化遗产,促发一些文化创意,只不过沦于偏狭的本土主义,不仅障碍了文化的丰富化,也会侵犯了人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