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些企业喜欢设立总经理室这么一个单位。设位这个单位的原意,是因为企业有太多事业单位,分布范围太广,老板无暇去监督每一间公司,只好借由一个团队去协助总经理管理和监督各单位的营运状况。像台塑在王永庆时代,总管理处在成本控制、资源整合与管理效率的提升方面就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借由这个幕僚队伍协助分析、大大提升公司决策的合理性。
然而,这样的编制也很容易发展成领导者过度集权,架空了其他单位的职权与降低了应有的信任度,常因此抑制了组织的创造力。不幸的是,如果总经理是个昏君,这个单位的业务就会流于琐碎。倘若总经理身边的这些人尽是弄臣,这单位很容易就变成东厂,动不动就拿著鸡毛当令箭。台湾最成功的企业台积电的创办人张忠谋,曾被记者问道,为何不设总经理室这个幕僚群?张忠谋的回复是,所有的下属都是他的幕僚,不需要这么一个阻碍内部沟通管道的幕僚单位。
张忠谋直接了当的答复,正好点中了大多数台湾企业存在太多冗员的毛病。别的不说,单就管理职位的编制,一个总经理室可能就有超过一位副总,外加几位协理、襄理、经理或副理。事实上这些总经理身边的爱将,经常都是公司遇向成长步伐的碍将。企业存在这种单位的编制,往往让企业领导者对该单位产生依赖性,长久之下反而对公司经营缺乏概观全局的能力。举例而言,本来可以直接指示财务部进行成本分析的作业,却需透过总经理室的幕僚去收集资料再做报告。其实这企业内部的分工,是专业性的需要,也有相互制衡的作用。但如果多了一个总经理室的单位,很容易引起人事斗争的问题,使部门主管耗费精力在无谓的公司政治斗争上。
讲到总经理室,就让人想到首相署的设置,里头也设了好几个部门部长,权力明显凌驾其他部门之上,尤其经济策划组,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一条新大道要盖不盖,很可能不是交通部长决定,汽油津贴要增要减,财政部可能也不是要角。首相署架空了其他部门的权力,对一个民主政治的政体而言,可是非常不健康的现象。编制太多,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如果首相署真那么有本事,干脆把一些不重要的部门给关掉,为国家节省开支。如同总经理室的编制,如果能够去取代一些次要部门的机能,那就应该进行组织合理化的动作,减少冗员,为公司创造更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