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两年,在1月寒流过境的晚上,我参加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初等环境规划与设计课”在台北宝藏岩举行的讨论会所发生的一件事。当天晚上,初环的老师、学生和有兴趣的朋友都聚集在宝藏岩,与社区居民讨论电影院舞台阶梯的设计方案。寒冷的夜,大家穿上厚厚的御寒衣物,一边和居民商量他们喜欢和适用的空间设计,一边享用红豆汤、蛋糕等。有些朋友、师生久违相逢,即使社区的老人已经慢慢步行回家,但多数人依然留下来继续喋喋不休。
寂静夜晚忽然出现让人心惊的声响,我们看到出现了一位半长卷发、削瘦的男人,他手上握著一把剪刀,正使劲捶向玻璃告示板,发出“砰砰砰……砰砰砰……”的声音。男人的肢体动作散发浓浓的不满,他继续捶打告示板,那暴戾、狂热、压抑或发泄的声音,让之前犹如在派对现场的人们忽然“醒”了过来。大家竞相问到“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他是谁?”。
当人们在面对不熟悉的人和情绪时,忽然显得惊慌起来。有人说“他精神有问题,不要惹他”;有人建议“大家快收东西,走吧”;也有人道“他是病患”。现场一群人从原来的优游自在,变成电视快转播放模式——大家自动自发快速收拾现场物品、推机车、拿包包。年长的老师和学长叫学生快走,年轻人担忧的面庞上有著丝丝刺激的神情。
大家开始快步往外离开,上了年纪的老师、高壮学长和年轻讲师走在队伍的后头,在男人和前方年轻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安全墙。大家边走边抬各种设计用具和餐具,匆忙间,有些东西都散落在地上。走出宝藏岩必须爬上一个很高的斜坡,这时候,有人走很快、有人走很慢、有人边走边看、有人只走不看,骑脚踏车的人拖著车子上斜坡,骑机车的朋友原可一呼而上,结果倒楣遇上坏车,只能苦笑地推机车上斜坡。
“卜、卜、卜”,我们的心跳很快,气氛很紧张。当大家以为可以安全离开时,男人已经追上来,所幸后方还有一道“保护墙”。那个男人拍打学长的后脑,后者忍耐被骚扰的不爽、无奈或不甘。我们继续爬上斜坡,追不上来的男人开始捶打赶回来处理现场的妹妹。空旷寒风的空间传来喧嚣声,被拍打的学长最终和那男人干了一场。看著男人倒在地上,他亲人在旁无言又无奈的情景,让人有些感伤。
最后,救护车和警察都来了,这晚心惊的一幕也结束了。当现场数十人在面对一位“精神病患”时,“多数vs.少数”的优势不再是定律。当面对不知名危险时,人们的处理技巧必然反映某些真实层面,像是保护学生的老师、旁边劝架的友人、在远处观看的同伴。我当下感谢人类与生俱来的信任、依靠、互助和保护的可贵情操;也“惊吓”发现到自己内心深处还是愿意相信赶来处理事情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