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3日讯)周一(10月3日)是联合国订立的“世界居所日”(World Habitat Day),目的是敦促各国检视当地人民的居住状况。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在铜锣湾举办街头展,展示以衣橱改装而成的真实“棺材房”,让市民了解基层住屋苦况。
社区组织协会把一个衣橱搬到铜锣湾街头,衣橱分上下两层,协会把下层约15呎的空间,按照真实个案整理成一个3呎乘6呎的棺材房单位,内有个人衣物、粮食、毛巾及被褥等。
梁先生带同5岁儿子到场“试住”,梁说,由于一家三口住在面积少于200平方呎的㓥房,餐桌即儿子功课桌,房内只有一张双层床,他与儿子同睡下层,因此儿子一开始试住棺材屋时感觉新鲜,“觉得可以自己睡整张床”,但试多了之后,儿子就不太喜欢这个棺材房的挤迫。
记者问梁小朋友家好还是这个棺材房好,他回答 : “家里!因为家里可以走动,凉爽些!”梁生说:“希望藉这个展览,让儿子明白所住的单位已不是最差,可学懂珍惜。”
社协指出,在香港每个10多呎床位的私人空间连共用厕所,月租已达2000多港元(约1064令吉);一个500多呎的单位已可容纳22个同类床位,环境挤迫局促。
梁先生一家三口住在深水埗不足200平方呎的㓥房,月租连水电费已达5000多港元(约2660令吉),月入1万3700元(约7286令吉)的梁先生感到吃力。他轮候公屋已4年,至今杳无音讯,希望政府在觅地建屋难的同时,也可考虑提供租金支援,或者提供中转房屋,纾缓基层住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