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31日讯)最新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多做“坐下、起立”这个简单动作,就能在3个月内有效改善血压与血管弹性。医生提醒,想要稳定血压,不一定要进行剧烈运动,从日常生活的小动作开始,亦能达到降压效果。

台湾基因医生张家铭指出,更年期后女性因雌激素减少,血管失去保护,容易出现血压升高问题。不过,一项刊登于2025年《Circulation》期刊的临床研究发现,只要每天“多站起来几次”,三个月内就能明显改善血压。

研究针对407名停经后女性进行观察,并将她们分为三组:维持原生活习惯、减少久坐时间、以及增加“坐—站转换次数”(Sit-to-Stand Transitions, STST)。结果显示,即使没有额外运动,只靠增加站立次数,即每天平均多站起来26次,三个月后收缩压下降3.33mmHg、舒张压下降2.24mmHg。

报导指,雌激素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当女性进入停经期后,这层保护消失,血压与动脉僵硬度便容易上升。张医生指出,STST动作是一种自然且安全的血管训练方式,能协助稳定血压、延缓血管老化。

研究指出,单纯减少坐下时间并不足以改善血压,反而是频繁的“起立”行为更有帮助。每次从坐姿站起来时,腿部肌肉会短暂收缩,促进血液循环,令血流在血管壁产生“剪切力”。这股力道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帮助血管扩张、减少发炎并维持弹性。这个看似微小的动作,实际上相当于为血管做“天然按摩”,提升全身血流品质。

5个小习惯增血管弹性

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上述的坐下起立动作以控制血压,张医生建议可以从以下5个小习惯著手:

1.看电视时,在广告时间起身走动一下
2.每次饮水后站起来活动30秒
3.讲电话时站著讲
4.开会或用电脑前先站起来伸展
5.如厕后顺便多行几步,避免立即坐下

他认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其实是一次又一次的“坐下起立”,习惯后毋须记住每天坐下起立26次,而是将这组动作分散在一天内不同时间进行,更有效锻炼血管弹性。

此外,饮食调整对于控制血压与运动同样重要。《美国心脏学会期刊》研究发现,同时采用低钠饮食与DASH饮食,比单独实施其中一种更有效,第二期高血压患者上压平均可降9.7至20.8mmHg。

人们应避免加工、罐头、腌渍食品,烹调时以香草、柠檬汁或胡椒代替盐,减少钠能减轻血管负担,让血压更稳定。

另外,DASH代表“得舒饮食”,强调多摄取蔬果、全谷、坚果与低脂乳制品,并减少红肉、甜食及含糖饮料。富含钾、镁、钙的食物有助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心血管疾病。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网红纽约高级餐厅屡吃霸王餐 被捕至少5次 提议肉偿抵餐费

阅读全文
全新宝腾赛佳(All-New Saga)自本月10日开启预售以来,短短五天内已成功获得1万张订单!(图由宝腾提供)

宝腾新车销售有多火爆? 平均每43秒就有订单

阅读全文

网络服务巨擘Cloudflare出状况 ChatGPT、X等各大网站宕机

阅读全文

日本大分爆发重大火灾 烧毁逾170栋建物

阅读全文

暴风雪袭击智利“徒步天堂”

阅读全文

日本没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私处异常硬挺一整天 男子医院一查“确诊血癌”

健康

(台北23日讯)台湾一名20多岁男子阿海(化名)某天早晨惊觉阴茎异常勃起,且一直未能消退,疼痛感随时间加剧。连续僵硬超过...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全麦吐司不一定人人适合 肾脏病患恐吃出高磷血症

健康

(台北16日讯)许多人在追求健康饮食时,往往认为全麦吐司比白吐司更营养、更有益血糖控制,甚至视它为减重与控糖的首选早餐之...

阅读全文

胃食管反流(GERD)只是小毛病?小心,可能是癌变的前兆

健康

KKIU 3344/ EXP 31.12.2027 你是否经常感到胸口灼热、喉咙发酸,甚至半夜被胃酸呛醒?这些反复出现的...

阅读全文

大肠癌是马来西亚常见癌症之一 专科医生呼吁提早筛检:“这种癌症,其实可预防!”

健康

KKLIU 3276/EXP 31.12.2027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马来西亚常见的癌症之一,...

阅读全文

结合展厅与全方位售后服务 iCAUR白沙罗旗舰中心正式开幕

健康

马来西亚iCAUR位于白沙罗(Damansara)的旗舰经销中心正式开幕!这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iCAUR展厅。由Carr...

阅读全文

曾因过劳致多重器官衰竭 医生亲揭每日4习惯能让身体回春

健康

(伦敦11日讯)长寿要从日常习惯开始。有医生分享自己年轻时曾拚命工作到出现器官衰竭,大病一场后开始更重视健康和减压,目前...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点名3款“伤肝饮品” 专家示警:严重恐致肝硬化

健康

(萨克拉门托8日讯)许多人以为“戒酒就能护肝”,但美国加州的胃肠病学专家塞蒂提醒,日常生活中还有三类常见饮品,其实也需要...

阅读全文
示意图

30多岁“现3症状”竟是大肠癌 医生提醒:年轻人别轻忽

健康

(台北3日讯)台湾一名肠胃专科医生提醒,大肠癌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临床上不少30多岁患者出现腹胀、排便不顺或偶尔血便,结...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医生列出“早餐三大地雷” 天天吃恐“养出”癌症

健康

(东京30日讯)早餐是一天能量的来源,但医学专家提醒,若习惯性选择错误的食物,恐怕会为健康埋下隐忧。日本帝京大学教授、知...

阅读全文

东方日报与益康医院联办:“小症状,大风险”讲座 专家为您解读身体警讯

健康

(吉隆坡24日讯)别再对身体的警讯视而不见!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症状,可能正是癌症或不孕症的早期信号。你是否对这些疾病一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