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6A:从左起为全科医生 Dr. Say Shazril主持的座谈会,参与者包括马来西亚感染与化疗医学会会长赞伯里教授、儿科及儿科心脏顾问医生拿督祖基菲里教授、德国国家肺炎链球菌参考中心主任马克教授、香港医学顾问,临床微生物学及感染专家王建芳教授。

(吉隆坡29日讯 )辉瑞马来西亚宣布,其20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20)已获马来西亚卫生部(MOH)批准,适用于全马6周龄至未满18岁的儿童与青少年,以及18岁及以上的成人接种。该疫苗提供针对20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的广泛保护,可预防由这些菌株引发的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中耳炎等严重疾病 。

这项批准具有重大意义,因我国目前仍承受肺炎链球菌所带来的沉重疾病负担,尤其影响婴幼儿与年长者两个高风险群体。肺炎链球菌是造成各年龄层侵袭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包括侵入性肺炎 。

受尊敬的科学小组成员和演讲者,与辉瑞马来西亚领导团队一起,标志著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马来西亚的到来。
受尊敬的科学小组成员和演讲者,与辉瑞马来西亚领导团队一起,标志著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马来西亚的到来。

根据卫生部数据,肺炎是全国死因之首,仅2023年便夺走超过1万8000条人命。年长者及患有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及慢性肺部疾病)者更是高风险群体,面对更高的感染与并发症风险 。

辉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及菲律宾区域负责人黛博拉(Deborah Seifert)表示:“此次批准是我国预防肺炎链球菌的重要里程碑。PCV20的上市,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建设更健康社区的承诺,助力不同年龄层人士在生命的各阶段,免受严重肺炎链球菌感染。我们为能推出这款汇聚逾20年科学研究成果的疫苗而感到自豪。”

公共卫生紧迫任务:在威胁不断演变之际扩大疫苗覆盖刻不容缓

马来西亚正面临显著的人口与健康结构转变。预计到了2030年,全国每五人中便有一人年满60 岁 ;与此同时,非传染性疾病(NCD)患病率也在持续地攀升——每六位已成年的马来西亚人中便有一人患有糖尿病,而在三人中一人则患有高血压或高胆固醇 。心力衰竭、慢性肾病等慢性疾病同样日益普遍。

这些慢性健康问题会削弱个体免疫系统,使患者更易感染肺炎链球菌等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体 。

辉瑞马来西亚宣布,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20)已获得马来西亚卫生部(MOH)批准,用于6周龄以上至未满18岁的个体,以及18岁及以上的成人  从左起为德国国家肺炎链球菌参考中心主任马克教授、辉瑞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和菲律宾的疫苗及COVID-19行销负责人 Janice Yong、儿科及儿科心脏顾问医生拿督祖基菲里教授、临床微生物学及感染专家王建芳教授、马来西亚感染与化疗医学会会长赞伯里教授、辉瑞马来西亚及汶莱客户面向及商业总监 Yvonne Chew。
辉瑞马来西亚宣布,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20)已获得马来西亚卫生部(MOH)批准,用于6周龄以上至未满18岁的个体,以及18岁及以上的成人 从左起为德国国家肺炎链球菌参考中心主任马克教授、辉瑞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和菲律宾的疫苗及COVID-19行销负责人 Janice Yong、儿科及儿科心脏顾问医生拿督祖基菲里教授、临床微生物学及感染专家王建芳教授、马来西亚感染与化疗医学会会长赞伯里教授、辉瑞马来西亚及汶莱客户面向及商业总监 Yvonne Chew。

马大医药中心呼吸系统专科医生冯永杰副教授指出:“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常被忽视,待确诊时往往已属重症。在临床上,我见过许多年长患者因肺炎并发症而紧急入院,有些需送入加护病房,部分则需经历漫长的康复过程 。事实上,肺炎已是导致呼吸系统相关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程度将会随著年龄的增加而显著上升。”

他进一步强调:“最重要的是,肺炎链球菌肺炎是一种可通过疫苗有效预防的疾病。”

作为辉瑞继PCV13后的新一代疫苗,PCV20新增7种关键血清型,包括:8、10A、11A、12F、 15B、22F 及 33F。这些血清型与侵袭性疾病及抗生素耐药性高度相关 。

为儿童提供更全面防护

肺炎链球菌因血清型不断演化,导致防控依然充满挑战。辉瑞最新推出的20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20),正是为填补现有防护空白而设,其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拿督祖基菲里教授
拿督祖基菲里教授

儿科及儿科心脏顾问医生拿督祖基菲里教授(Prof. Dato' Zulkifli Ismail)指出“每一位父母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起点。作为儿科医生,我们深知早期发育阶段对孩子终身 健康的重要性。” 

他表示,年幼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尤其容易受到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威胁,而这些疾病往往可带来长期,甚至永久性的健康影响。

辉瑞疫苗创新历程:从 PCV7 到 PCV13,再迈向 PCV20

辉瑞自20多年前推出全球首个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7以来,便持续引领疫苗创新步伐。继而推出的PCV13被普及纳入各国免疫接种计划,广泛用于婴幼儿与成人群体。如今,辉瑞再次推进疫苗技术前沿,推出新一代 20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20),旨在应对日益多变的流行病学趋势,并扩大疫苗防护覆盖范围 。

马克教授
马克教授

德国国家肺炎链球菌参考中心主任马克教授(Prof. Mark van der Linden)指出:“近年来我们观察到,PCV13未涵盖的血清型在全球各地逐渐上升,尤其是8型血清型,已成为儿童与成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且这一趋势已持续多年 。”

他强调,流行病学的变化凸显了高价疫苗(higher-valency vaccines)在公共卫生中的关键角色: “PCV20正是回应这一趋势所做出的科研突破,有效弥补了现有疫苗保护的空白。”

赞伯里教授
赞伯里教授

马来西亚感染与化疗医学会会长赞伯里教授(Prof. Zamberi Sekawi)也表示:“在我们致力强化国家免疫防线的过程中,持续推动公众教育及疾病认知尤为关键。”

“随著 PCV20 在我国正式获批,我们必须加快提升成人疫苗接种率,特别是高风险群体。医护人员在这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能有效推动大众接种意愿。在医学会、政策制定者与媒体多方配合下,我们有望打造更健康、更有防护力的社会。”

目前,PCV20  已在全球逾40 个国家与地区获准使用,包括美国、英国、香港及新加坡等等。马来西亚的批准,是基于涵盖成人与儿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数据所支持。研究显示,该疫苗在对原有13种血清型提供与 PCV13相当的免疫反应之馀,亦对新增的 7 种血清型(包括 8、10A、11A、12F、15B、22F 与 33F)展现良好免疫原性。

此外,PCV20 在各年龄层均展现出良好耐受性,临床数据显示,即使与其他常规疫苗同时接种,亦属安全可靠,为疫苗接种提供更高灵活性与安心保障 。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网红纽约高级餐厅屡吃霸王餐 被捕至少5次 提议肉偿抵餐费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日本大分爆发重大火灾 烧毁逾170栋建物

阅读全文

男子挺身救少女身中5刀 重伤进ICU“每日医药费近6千”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美参众两院通过公开爱泼斯坦档案【东方头条】2025-11-19

阅读全文

别忽视肠胃不适 小毛病也可能藏著大问题!

健康

你是否经常出现腹胀、便秘、饭后不适,或排便不规律的情况?许多人以为这些只是“小毛病”,但其实它们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男子天天喝果汁 喝出脂肪肝变肝癌

健康

(台北16日讯)一名40多岁男子,外表身材中等,之前并无慢性肝病史,却因突如其来的腹痛与发烧就医,最终竟确诊肝癌。深入检...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男子含糖红茶当水喝 罹糖尿病肾脏受损

健康

(台北16日讯)长期忽视高血糖风险,恐导致严重并发症!台湾一名36岁男子,长期因夜间频尿饱受困扰,经检查才惊觉糖化血色素...

阅读全文
示意图

19岁男大生罹糖尿病 医提醒“4大食物地雷”

健康

(台北15日讯)糖尿病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年轻族群也深受其害。台湾新陈代谢科专科医师周建安日前分享,曾收治一名年...

阅读全文
(示意图)

代谢差非中年人专利!营养师建议少吃多动 避免NG行为

健康

(台北6日讯)代谢差非中年人专利!营养师指出,除了年龄,现代人常见的生活压力“吃苦当吃补”、狂点外食手摇饮、久坐等NG行...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男子不吸烟爱运动 偏爱甜饮罹胰脏癌三期

健康

(台北1日讯)被医界称为“癌王”的胰脏癌,由于初期难以察觉,往往一发现就已进入晚期,治疗困难;近年有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与...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研究:经常做恶梦 早死风险恐大幅增加

健康

研究发现,如果睡觉时经常做恶梦,早死风险恐大幅增加3倍!伦敦帝国学院与英国脑退化症研究所共同进行一项研究,评估恶梦频率与...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女子腹胀“大如孕妇”就医 惊揭晚期大肠癌

健康

(台北26日讯)台湾一名年仅39岁女子吃点东西就有腹胀感,大便也变得稀软,直到半年后肚子胀大如怀孕才就医,结果竟确诊为晚...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吃马铃薯“又困又饿” 医示警:小心糖尿病找上门

健康

(台北23日讯)台湾基因医师张家铭近日在网上发文,分享一项研究指出,每个人的代谢“个性”均有异,有部分人对马铃薯的反应异...

阅读全文

“3大防线”助蝙蝠长寿不罹癌 科学家:开启延寿防癌新思路

健康

(纽约19日讯)体型越大的动物通常寿命越长,罹癌风险也越高,但蝙蝠却是惊人的例外。这些体重不到1盎司(约14公克)的小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