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大小至关重要,尤其前列腺癌更是如此。对于男性而言,前列腺增生(也称前列腺肥大)可能是身体出问题的早期警讯之一。然而,前列腺增生和其他症状(比如排尿困难)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症状。忽略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马来西亚,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三大常见癌症。男性 65 岁后发病率急剧上升,从每 10 万名 60 至 64 岁男性平均有 31.3 人患前列腺癌,上升至每 10 万名 65 至 69 岁男性平均有 70.6 人患前列腺癌。
随著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呈指数级增长。随著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男性面临前列腺癌的风险。然而,约有四分之三的前列腺癌病例确诊时已进入晚期,这个阶段的前列腺癌会面临更严重的并发症,可选治疗方案更为局限,而且患者生存率也明显下降。“前列腺癌潜伏期长,而且往往悄无声息,因此常常会被人们忽略直到为时已晚。”泌尿专科兼泌尿肿瘤专科医生陈源喜教授在一场由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Sunway Medical Centre)和诺华马来西亚公司(Novartis Malaysia)联合举办的媒体圆桌会议表示:“前列腺尺寸大小确实很重要。当前列腺增生或出现泌尿系统症状时,人们应该保持警觉并进行检查,而不是置之不理。将这些症状视为‘衰老’迹象可能会延误诊断,最终导致更糟糕的后果。”

一项关于马来西亚癌症生存率的研究显示,第四期前列腺癌的五年相对存活率仅为 43.2%,陈源喜医生进一步阐述此数据充分揭示晚期诊断所需付出的惨痛代价。他同时透露,症状识别延迟:忽视泌尿系统异常变化或前列腺增生等症状,而不是及时就医检查;晚期诊断:许多病例确诊时已进展至晚期,现有的常规影像学方法存在局限性,可能会漏诊微小病灶或早期的病灶转移。专家们表示,在马来西亚人口持续老龄化的情况下,弥合这些差距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能及早诊断,他们的生存机率和生活品质将可显著提高。但挑战性在于如何让男性患者在疾病尚未恶化并扩散至骨骼前就诊。单纯依靠 PSA 检测无法落实这个目标。PSA 检测仅能测量血液中的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但无法显示癌细胞的扩散范围。”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临床肿瘤学顾问阿斯兰医生(Nik Muhd Aslan bin Abdullah)表示:“提升公众认知水平,以及采用诊疗一体化(一种融合诊断与治疗的创新诊疗模式)将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并改变现况。”他补充说明,靶向治疗可显著改变治疗结果:“透过采用精准影像学和分期系统等先进工具,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基于患者独特的病情特征制定个人化治疗方案。这意味著即使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也能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成果。”
诊疗一体化(Theranostics):结合诊断与治疗
诊疗一体化是癌症治疗领域一项具有前景的创新诊断与治疗模式,这是一种将靶向影像学与靶向治疗相互结合的双重方案。目前,前列腺癌最先进的诊疗方法之一是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影像(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简称 PSMA)和放射配体疗法(Radioligand Therapy,简称 RLT)。“PSMA 是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一种生物标志物,超过 80%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 PSMA 表达水平偏高。”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核医学顾问医生陈德兴副教授进一步解释:“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影像是一种扫描技术,可以照亮 PSMA 水平较高的区域,从而检测到小至 0.3 公分的肿瘤并精确定位癌症扩散的范围。此技术具备更高的准确性,使得我们能够精准追踪和定位病灶。”
当病灶透过影像技术可视化,放射配体疗法(RLT)即可定向释放出放射性粒子直接摧毁癌细胞。这种靶向方式最大程度保护了健康组织,同时也能降低潜在的全身性副作用。这些特点使得放射配体疗法(RLT)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这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简称 mCRPC)患者而言是一项具有意义的重大进展,尤其是那些已用尽常规治疗方案的患者。“我们常说:看得见,就能治。这正是诊疗一体化的真正价值所在。”陈德兴医生补充说明。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