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大小至关重要,尤其前列腺癌更是如此。对于男性而言,前列腺增生(也称前列腺肥大)可能是身体出问题的早期警讯之一。然而,前列腺增生和其他症状(比如排尿困难)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症状。忽略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马来西亚,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三大常见癌症。男性 65 岁后发病率急剧上升,从每 10 万名 60 至 64 岁男性平均有 31.3 人患前列腺癌,上升至每 10 万名 65 至 69 岁男性平均有 70.6 人患前列腺癌。

随著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呈指数级增长。随著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男性面临前列腺癌的风险。然而,约有四分之三的前列腺癌病例确诊时已进入晚期,这个阶段的前列腺癌会面临更严重的并发症,可选治疗方案更为局限,而且患者生存率也明显下降。“前列腺癌潜伏期长,而且往往悄无声息,因此常常会被人们忽略直到为时已晚。”泌尿专科兼泌尿肿瘤专科医生陈源喜教授在一场由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Sunway Medical Centre)和诺华马来西亚公司(Novartis Malaysia)联合举办的媒体圆桌会议表示:“前列腺尺寸大小确实很重要。当前列腺增生或出现泌尿系统症状时,人们应该保持警觉并进行检查,而不是置之不理。将这些症状视为‘衰老’迹象可能会延误诊断,最终导致更糟糕的后果。”

一项关于马来西亚癌症生存率的研究显示,第四期前列腺癌的五年相对存活率仅为 43.2%,陈源喜医生进一步阐述此数据充分揭示晚期诊断所需付出的惨痛代价。他同时透露,症状识别延迟:忽视泌尿系统异常变化或前列腺增生等症状,而不是及时就医检查;晚期诊断:许多病例确诊时已进展至晚期,现有的常规影像学方法存在局限性,可能会漏诊微小病灶或早期的病灶转移。专家们表示,在马来西亚人口持续老龄化的情况下,弥合这些差距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能及早诊断,他们的生存机率和生活品质将可显著提高。但挑战性在于如何让男性患者在疾病尚未恶化并扩散至骨骼前就诊。单纯依靠 PSA 检测无法落实这个目标。PSA 检测仅能测量血液中的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但无法显示癌细胞的扩散范围。”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临床肿瘤学顾问阿斯兰医生(Nik Muhd Aslan bin Abdullah)表示:“提升公众认知水平,以及采用诊疗一体化(一种融合诊断与治疗的创新诊疗模式)将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并改变现况。”他补充说明,靶向治疗可显著改变治疗结果:“透过采用精准影像学和分期系统等先进工具,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基于患者独特的病情特征制定个人化治疗方案。这意味著即使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也能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成果。”

诊疗一体化(Theranostics):结合诊断与治疗

诊疗一体化是癌症治疗领域一项具有前景的创新诊断与治疗模式,这是一种将靶向影像学与靶向治疗相互结合的双重方案。目前,前列腺癌最先进的诊疗方法之一是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影像(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简称 PSMA)和放射配体疗法(Radioligand Therapy,简称 RLT)。“PSMA 是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一种生物标志物,超过 80%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 PSMA 表达水平偏高。”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核医学顾问医生陈德兴副教授进一步解释:“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影像是一种扫描技术,可以照亮 PSMA 水平较高的区域,从而检测到小至 0.3 公分的肿瘤并精确定位癌症扩散的范围。此技术具备更高的准确性,使得我们能够精准追踪和定位病灶。”

当病灶透过影像技术可视化,放射配体疗法(RLT)即可定向释放出放射性粒子直接摧毁癌细胞。这种靶向方式最大程度保护了健康组织,同时也能降低潜在的全身性副作用。这些特点使得放射配体疗法(RLT)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这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简称 mCRPC)患者而言是一项具有意义的重大进展,尤其是那些已用尽常规治疗方案的患者。“我们常说:看得见,就能治。这正是诊疗一体化的真正价值所在。”陈德兴医生补充说明。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骗直男发生关系多达1691人 网红“红姐”被捕真实身分曝光

阅读全文

不只是变老那么简单 这些症状可能是前列腺癌?

阅读全文

蔡克顺:安华:从“希望”的象征,到反思的起点

阅读全文

6州及纳闽今早11时前 发雷暴警报

阅读全文

卢比奥:与王毅双边会晤富有成效

阅读全文

【LIVE】莫哈末哈山为东盟外长会议总结

阅读全文
(示意图)

代谢差非中年人专利!营养师建议少吃多动 避免NG行为

健康

(台北6日讯)代谢差非中年人专利!营养师指出,除了年龄,现代人常见的生活压力“吃苦当吃补”、狂点外食手摇饮、久坐等NG行...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男子不吸烟爱运动 偏爱甜饮罹胰脏癌三期

健康

(台北1日讯)被医界称为“癌王”的胰脏癌,由于初期难以察觉,往往一发现就已进入晚期,治疗困难;近年有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与...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研究:经常做恶梦 早死风险恐大幅增加

健康

研究发现,如果睡觉时经常做恶梦,早死风险恐大幅增加3倍!伦敦帝国学院与英国脑退化症研究所共同进行一项研究,评估恶梦频率与...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女子腹胀“大如孕妇”就医 惊揭晚期大肠癌

健康

(台北26日讯)台湾一名年仅39岁女子吃点东西就有腹胀感,大便也变得稀软,直到半年后肚子胀大如怀孕才就医,结果竟确诊为晚...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吃马铃薯“又困又饿” 医示警:小心糖尿病找上门

健康

(台北23日讯)台湾基因医师张家铭近日在网上发文,分享一项研究指出,每个人的代谢“个性”均有异,有部分人对马铃薯的反应异...

阅读全文

“3大防线”助蝙蝠长寿不罹癌 科学家:开启延寿防癌新思路

健康

(纽约19日讯)体型越大的动物通常寿命越长,罹癌风险也越高,但蝙蝠却是惊人的例外。这些体重不到1盎司(约14公克)的小哺...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女子便后出血以为痔疮 检查竟揭直肠癌移转肝脏

健康

(台中16日讯)一名60岁女子经常便后肛门出血,以为罹患痔疮买成药服用未改善,接过去检体检时发现直肠癌,还发现肝脏布满大...

阅读全文

研究揭年轻人大肠癌激增元凶 高糖饮食增癌症转移风险

健康

含糖饮料几乎已成现代人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揭示,含糖饮料与极具侵略性的大肠癌存在显著关联,即...

阅读全文
(示意图)

老翁肠胃道感染3度住院 医提醒“抗药性细菌”威胁升温

健康

(台北7日讯)台湾一名六旬老翁因肠胃道出血并发肝脓疡感染在3个多月内3度住院,医疗团队发现他竟感染具MBL的抗药性细菌。...

阅读全文

再创历史! IJN引进无线双腔起搏器

健康

(吉隆坡5日讯)国家心脏中心(IJN)再创里程碑,成为东南亚首家成功植入全球首台无线双腔起搏器——雅培AVEIR™️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