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就自然会有骨质疏松症?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骨质疏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饮食、生活习惯到运动习惯等都对我们储下“骨本”的过程起到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未来是否会患上骨质疏松症。
“到现在还是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症不了解,甚至有人等到骨折了才知道自己患上骨质疏松症。”马来西亚骨科外科顾问兼脆性骨折网络(简称FFNM)主席兼马来西亚骨骼健康联盟(简称BHAM)创始成员拿督李润强医生指,根据BHAM今年发布的骨骼健康和骨质疏松调查报告,96%受访者对会加剧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因素并不了解。当中更有82%受访者不知道应该从60岁开始进行骨骼健康评估,也有77%受访者认为骨骼健康不良是自然老化过程(指脆骨性骨折及身高下降)。
每个人的骨骼中都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而健康的骨骼是两种细胞在体内达到平衡。他指出,人体骨质密度一直在成长,直到25岁左右就会到达顶峰,然后就会出现骨质下滑的症状。然而,许多女性在更年期期间会加剧其骨质流失,导致原本细密的骨骼中出现许多缝隙或小洞,而这就表示骨骼变得脆弱,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骨质疏松症。“若是骨骼中的缝隙太多的话,会导致骨骼在没有创伤的情况下也会自己崩裂断开。”李润强指出,有一些人可能会在做著日常的一些动作,譬如弯腰拿东西、抱孙子等动作,忽然就骨折了。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指全球约有2亿名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并且在过了更年期后,每3位妇女就有1位可能因骨质疏松而骨折。李润强表示,男女比例中,女性患病的机会更高,但并不表示男性不会患上这个病症。“人在年老后,肝肾功能退化、新陈代谢下降、钙吸收率也会随著下降。”他解释,男性每年流失的骨质约有0.5到1%,但女性的骨质流失大约在1至2%,尤其更年期后的3至5年将是骨质流失的高峰期。直至更年期5年后,女性的骨质流失量才会下降至与男性的流失量相同。
骨质疏松7大导因
1.基因问题:男女基因不同,女性体内的雌激素能抑制噬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质破坏与吸收。不过,亚裔妇女的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比其他地区女性相对来得高。家族内有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或有可能面对同样的问题。
2.营养不足:从孕期开始,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所吸收的营养将直接影响她的骨质含量。从年幼开始就必须有均衡的营养,加工食品如零食、汽水等会对累积骨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3.缺乏维他命D:虽然马来西亚四季如夏,要晒太阳照理来说并不难,但数据显示大马有多达60%的人处于维他命D不足的状态。这意味著许多人喜欢躲在冷气房中,缺乏从阳光中摄取的维他命D。人体所需的维他命D 90%来自阳光,仅有10%来自食物,而维他命D对人体的骨骼及肌肉健康有一定的帮助,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质。
4.缺乏运动:运动是促进骨骼健康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受压运动,如跑步、跳动、重训等,能帮助刺激成骨细胞功能。
5.体重过低:骨骼是用来支撑身体的,当时一个人的体重较重时,骨质密度就会比瘦的人还要高,因为骨骼在生长的时候也会根据重量来决定长得多坚固。因此身体过轻的人,身体会觉得不需要太强大的骨骼,进而导致骨质流失。尤其处于BMI 19以下的人,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6.过于频密怀孕:每一次产子,都会导致妈妈大量流失骨质,因此当孕妇本身的健康状态不佳或过于频密生产的话,将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
7.药物影响:长期服用特定药物会对骨质造成影响,如类固醇、抗凝药、甲状腺激素、抗癫痫药等。
3招预防骨骼疏松症
1.维持健康生活:生活习惯会影响骨本,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少吸烟喝酒,能帮助累积骨本,预防骨质疏松。
2.正确的运动方式:进行跑步、重训等受压运动,有助刺激骨质生长。
3.足够的维他命D:吃钙片及喝牛奶其实只足以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摄取量。偶尔到户外晒晒太阳,多吸收阳光中的维他命D,才是真正有利于骨质生长。
建议50岁起进行骨质密度检测
“许多女性到了中年期间都会做胸部或子宫检查,唯独忽略了骨骼密度检测。”李润强感叹,相关方面的醒觉意识偏低,建议人们在更年期后(50岁左右),每3至4年便进行一次骨骼密度检测,提早做出防范,避免情况恶化。
他指出,骨质疏松症会致使脆性骨折,一般常见的是手腕、脊椎、髋骨、大腿骨骨折这几个现象。在大腿骨骨折案例中,有25%病患会在1年内因细菌感染而失去生命,75%病患则无法回到正常生活。骨质疏松症与骨折息息相关,因此他提醒民众,切勿小看这个病症。
目前要进行骨骼密度检测可以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简称DXA)扫瞄腰椎和髋关节的部分。李润强表示,虽然同为X光方式进行扫瞄,但X光成分少,可免去辐射的安全顾虑。“目前我们都是以这个扫瞄作为病人是否需要接受治疗的判断标准。”DXA的检验成果不仅能做出治疗判断,也能推断病人面临骨质疏松的风险程度,以及追踪检测治疗效果。对于想先自行检测的人,则可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这是根据为整合相关临床危险因子及股骨颈骨密度(BMD)之危险性的个别病患模型,以演算法算出10年内主要骨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包括临床性脊椎、前臂、髋骨和肩部骨折。FRAX是一款APP,只要下载后,输入年龄、性别、体重、身高、骨折病史、家族史、骨密度等危险因子,就可算出未来10年内发生骨折的机率。“大家可以先在家里用FRAX做一个检测,若检测出来是有骨折的可能性,那么就需要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骨骼密度扫瞄。”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来说,治疗方式就是减少流失骨,然后再建造骨。李润强透露,市面上大多的减少流失骨药物,一般能将破骨细胞压下,减缓后将负平衡拉回,骨质密度就能获得改善;而另一种建造骨药物则是将其打在皮下层,增加人体骨质生长。“很多人都以为年纪大了就不能再造骨,但这是错误的,即便年纪再大,骨骼能在受到刺激下再生的。”不过,当建造骨在提升时,流失骨也会同时提升,造成了治疗上的窘境。直至早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双功能药物,能同时刺激建造骨和减少流失,双管齐下提高效果。不过,此药物的药性在1年后就会下降,因此李润强认为只适合用在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或多处骨折、崩塌的病患身上。
更多骨质疏松资讯,可关注【马来西亚骨骼健康联盟(BHAM)面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