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唤起环保激情
马来西亚每年用电量持续增长,这与大马人口增加及建筑物越来越多不无关系。虽然,我国仍未面对用电量紧张的问题,但在全球人口暴涨,产电、交通工具、机器所排出的废气,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不得不察。
2007年发起“地球一小时”熄灯行动,呼吁人民定下节能目标,唤起对延续地球生命的精神。时至今日,在迎接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同时,自然基金会大马分会活动推广执行员刘家达及慈济基金会志工苏祈逢,吁民众节能环保勿一时激情,需持之以恒。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宣布启动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广告宣传,其主题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该宣传旨在帮助实现“地球一小时”活动目标,即鼓励个人、企业和政府在日常活动中至少做出一个环保改变。
自然基金会大马分会活动推广执行员刘家达表示,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倡议,该组织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晚上8点半)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在晚上关灯会令人有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把这个震撼放在心里,踏出绿化生命的第一步。”他指出,熄灯一小时只是一个开始,节能环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民众需要持之以恒,将之转化成一种习惯。
据悉,“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20:30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
刘家达在节目上逗趣地说,民众除了可以在熄灯后,出外参与基金会的活动外,也可以顺道出外,观看大家突然熄灯后,那震撼、喜悦或纳闷的表情。
逐渐减少能源使用
“地球一小时需要一步一脚印,持续性走下去,不要一时激情后第二天,就把节能的行动抛之脑后。各位不妨每天反思自己的行动,是否能够在使用能源的习惯逐渐减少,以共同维护地球,照顾环境。”
他表示,大学生这个群体都相当热烈响应此活动,而一般上,餐厅会把一半的灯光熄掉,以示支持。“09年,我当时也非常惊讶,被突如其来的熄灯举动吓著,但是随后也了解该活动的意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一小时不包括要熄掉街灯等重要的电源。”
据悉,双威金字塔购物中心将第二次与大马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办熄灯活动,活动当天,也将安排广受欢迎的“黑暗之舞”以及舞团表演不插电演出等精彩演出。
“当中的管弦乐团将会以不使用任何音响的方式演出,希望民众可以到来了解我们活动的详情。”
2011年3月26日20:30,“地球一小时”再次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当日,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今年的“地球一小时”,又有多少城市、企业和个人自愿参与呢?我们拭目以待。
商场民众齐参与 全球响应节能
在去年,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熄灯一小时和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在倡导家庭、办公室、政府建筑和标志性景观熄灯一小时的同时,“地球一小时”还将致力于推动可持续的环保行动。
届时,来自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居民、企业和政府,都会为下一年里,大家将采取的可持续环保行动,做出自己的努力节能低碳。
在今年,我国也有许多商场或机构参与“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在酒店方面就有吉隆坡太子酒店、吉隆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吉隆坡廓思酒店及吉隆坡迎碧安娜酒店等。而商场方面就有双威金字塔购物中心、吉隆坡金河广场、吉隆坡国油双峰塔、升禧广场及马六甲英雄广场等。
以乐天广场为例,当天该广场将会提供公众一个在星空下的迷你露天音乐会与壮观的烟花表演,除此之外,节目还有本地艺术家戴安达阿尊奈迪(Diandra Arjunaidi)和伯阿米依然(Bo Amir Iqram),由Tugu鼓团带来的敲击乐表演,甚至还为动物迷带来了迷你宠物动物园。
亲身参与了解活动意义除了广场,政府部门和多家酒店参与,而吉隆坡国油双峰塔将送出1000个LED蜡烛灯,与民众一起倒数。慈济基金会志工苏祈逢在节目上除了呼吁民众要为环保尽一份力,将信念坚持到底外。他也希望民众能亲身参与各项活动,透过实际体验,了解“地球一小时”当中的意义。
嘉宾开讲:父母须教导孩子爱护地球
慈济基金会志工苏祈逢表示,节能减碳的行动不应只维持在每年的其中一天,父母必须学会教导孩子,在家中减少浪费电能的举动,如减少使用冷气机改用风扇等。
“产生热能的吹风筒,可以逐步减少使用,从三分钟变成一分钟,留下两分钟为地球减缓危机的到来。我也鼓励大家多走楼梯,少用电梯,一来可以运动,二来可以省电。”
苏祈逢指出,慈济有很好的生活导师,会里有一定的精神倡导爱护地球,其中的疼惜之心更深至担心走路地会痛等。
“现今有许多灾难,告诉我们地球在崩溃的阶段,如何把节能健减碳做好,最后总结需要爱心与善心。”
现今灾难频传,地球伤痕累累;环保护地球已成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事。慈济志工秉持保护地球的理念,与证严上人的一句话“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在社区展开了环保活动并设立环保站,以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带动居民知福、惜福再造福。
为了方便民众,慈济开始在雪隆一带的环保站推动每周五夜间环保,从8pm-9.30pm,让邻近的居民将资源回收物送来,并付出参与资源分类。同时,大家也可以带著小孩一起来做环保,借此教育孩子,让大家齐来为保护地球尽一分力。
除此之外,慈济基金会提醒民众在用餐时,能少二瓢、少二成、少外食,就能减少厨余量,素食,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产生,吃八分饱就是养生,桌上“少一道菜,多一分爱”自助助人,老板、员工、餐厅三方共同行善。
听众来电:向身边人灌输节能意识
听众林先生表示,商家通常很难为了“地球一小时”而熄灯,这影响生意。不过他却笑称,自身所居住的区域,却常因为停电而无形中节能减碳。
听众阿敏则指出,现今每样东西都会用到电能,就算去做健身也会用到电能,如跑步机等,因此现在的人可说是无“电”不欢。
听众胡女士认为,要响应环保,节能的首要步骤要从教育家中小孩开始做起。
“不管是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都扮演关键角色,我是孩子提醒我才懂得‘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而我孩子则时被身边的同学与老师影响。”
自我反思设定目标
本报专题记者在节目上表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将意识传播、影响身边的人,“地球一小时”才能真正取得功效。
“总结今次的访谈,地球一小时,人民需要醒觉意识,行动需要踏实。时常沉迷网络的网民也记得要在当天关上电脑,走出屋外。”
对此,自然基金会大马分会活动推广执行员刘家达认为,大家可以把自己当成是“地球一小时”的代言人,向身边的人灌输当中的意识,顺道反思自己每天的举动是否有在为节能尽一份力。
“每一年就给自己一个新的目标,提醒自己逐步减少对能源的使用,不要模糊地球一小时只是关灯一小时,如此狭义。”
我有异见:燃烧蜡烛庆祝活动反效果
“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虽然获得许多商家及企业响应,但一些人认为这个活动只具有象征意义及宣传效果,欠缺后续行动,甚至会造成更多污染,如这个小时内发电厂依旧产电、路上汽车照开、人们点燃蜡烛进行活动,所生产的废气或表演节目等。
马来西亚水务与能源研究协会(AWER)主席皮亚拉巴卡兰表示,这个运动的目的是建立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但是能源效率不只是1小时熄灯就能做到,要注意的是,如何优化地球的资源,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浪费才是关键。
他指出,从我国的电力工业结构和其他技术投入的基础上去看,“地球一小时”实际上并没有实际减少碳排放量在我国的影响。
“你还可以观察到许多企业都试图利用‘地球一小时’,推广民众参与他们的庆祝活动,单是为了出外庆祝活动的交通挤塞或燃烧的蜡烛,其碳排放量已使人们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因此,像这样的活动能真正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吗?”
皮亚拉巴卡兰指出,从数据上发现“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进展时,其电力需求的和碳排放量下降的趋势都有放缓的情况出现。
“2009年电力需求下降的情况,从550兆瓦下降到2010年的203兆瓦,2011年更只有113兆瓦的下降趋势。2009年所节省的碳排放量则从379.5吨下降到140.07吨,去年只有77.97吨的排放量。”
此外,他认为,“地球一小时”的支持者,若在活动期间出去喝一杯,配合燃烧的蜡烛,加上所有的促销活动,实际上这个计划,也成了碳排放量最高的项目。
开讲嘉宾:刘家达(自然基金会大马分会活动推广执行员)
苏祈逢(慈济基金会志工)
电台主持人:徐晓薇、邓佩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