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你去哪儿了?”“我和妈妈一起去首尔…光…光化门…呃…参加集会…了!”上完最后一堂汉语课,我给学生们考口语,问到其中一名女生时,她用略显生硬但发音标准、语法正确的句子叙述了自己上周做过的事情。
连大学生考口语都会如此回答,这真的应了许多韩国媒体的说法——烛光示威已经“日常生活化”了。在群情沸腾的情况下,依然有人极力护短,结果激起更大的民怨,使得示威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
上百万人的大规模集会每一次都能和平落幕,这归功于示威者的民主素养。大家心中异常愤怒,但并未诉诸暴力,而是以冷嘲热讽的方式来抒发情绪,用歌声与各种表演、参加者的自由发言等来凝聚共识。偶尔有人行为脱序,爬上警车,周围的群众会上前阻止,齐声高喊“不要使用暴力”让这些人无法继续挑衅。一百多万人走上街头示威,却无一人被警方逮捕,如此成熟、和平的示威文化,让法院愿意相信群众,在警方屡屡限制游行范围时,法院总是做出相反的判决,不仅有条件地允许群众游行,而且还不断扩大范围,上周的游行终点距离青瓦台只有100米之遥!
当国内办净选盟集会时,我看到不少人都在问:“有用吗?”即使你没看过黄进发贴在Facebook的文章,详细说明历届净选盟集会带来的变化,光看韩国的烛光示威也会得出“绝对有用”的结论。第一次的示威只有两万人参加,但上周的第六次集会已发展到全国超过200万人出来抗议。执政党里的非主流派国会议员之前表示愿意和在野党合作弹劾总统,但在朴槿惠发表第三次讲话后又突然转为与“亲朴派”联手,直到第六次示威后才再次表态;本周五会参与弹劾表决并投赞成票!
和平示威到底有没有用?那就看你有没有耐心跟对方“斗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