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学习不是填满一缸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常常想,身在各种各样学习的名目填满孩子的时间的环境中的孩子,要怎样主动点燃他们的学习之火?我们要怎样才让他们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他们觉得有趣的知识?
现在主流的方式是先把孩子根据学术的能力分类,而不是根据孩子的才华分类,让每个孩子都能往自己的特长发挥。分类的标签把孩子分成:你很厉害的。你是普通的。你是很差的。
很多时候孩子还没准备好学习就被冠上“学术能力弱”的标签,他们不是差劲,他们只是还没准备好,或强项不是学术,但因为这样的标签,最后连他们自己也相信自己是差劲的。
我一直相信学习本来的面貌是喜悦而没有压力的,每一次学习了新的事物应该是快乐的,如果一次学不会也应该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继续学习直到学会为止,就算一直学不会也不需要标签,因为律师不需要精通解剖学,药剂师不懂诗歌的美妙对他们的人生没有什么影响。
我家老二最近第一次到溜冰场去玩,他进入溜冰场时带著探索的眼神,过程中他摇摆著身子尝试平衡,好多次跌个四脚朝天,坐在地上大笑,然后爬起来继续溜开去。我站在玻璃墙外看他不断地跌倒,不断地爬起,衣服裤子都湿了,但他毫不在意,站起来继续溜。
他不担心别人的眼光,不担心别人溜得比自己好,他只关心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之后是否溜得更好,溜得更快了。
在旁看著的我非常感慨:学习不就应该是这样吗?但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教改怎么改,某些学校和某些家长总还是不断提醒小孩:你要赢过你的同侪,挤到前面的名次去,这样你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老师,更好的教室,更好的教学资源等等。
然而不管大家多努力,总会分出上中下三个阶层。于是,总有孩子们总有拿到最多资源的和获取最少资源的分别,师长眼中对学生们有分别,家长对家里不同表现的孩子也有分别。
我想,只要有一天学习和分数的关系不分开,学习和快乐就不可能划上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