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上博士班念的是韩文系,韩语全称为“国语国文学科”(gugeo-gungmun-hakkwa)。“学科”即“系”,而“国语国文”则说明系里既有语言学专业,也有文学专业。我们系里的硕博士课程共有三个专业,即“国语学”、“古典文学”及“现代文学”,其中“现代文学”堪称是真正兼顾文史哲的专业。
念现代文学的人,并非仅专注于文本研究,对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都要涉猎,因此他们对各种不公不义之事也往往多所挞伐,批评起执政者来更是不留情面。在研究生的迎新会上,光听那几位老师和学长们的发言,便能知道这个专业里聚集的几乎都是进步人士。
从校内的院系合并问题,到媒体法风波、情报单位涉嫌介入选举、世越号船难等,现代文学专业的老师们都积极参与教授们联名发表的各种“时局宣言”,学生们则在校园内发表声明,甚至举行多人接力的“一人示威”,用行动唤醒同学们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
看到这些令人敬佩的韩国师生,我常会想起自己的母校——马来亚大学。虽然没有经历过学生运动盛极一时的年代,但至少在我念书时,马大仍有不少学术人员敢于和傲慢的当局对抗。时至今日,我也常在异国他乡看到一些马大教员用自己的良知去发出正义之声。可惜不同的是,他们并不像韩国的大学师生那样可以畅所欲言。韩国大学生可以自由地针砭时弊,参加示威集会不怕被校方对付,我国大学生却要承受校方秋后算账的风险;韩国教授在社交媒体上毫无顾忌批评政府,马大讲师却因为一篇文章而遭警方调查!
不少人喜欢说这是“国情不同”,也许他们是对的。但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镇压越甚,反弹越大。这一点,恐怕不会因为“国情不同”而出现例外。
作者为成均馆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xiaoyuening@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