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必须是从心出发的,也就是说禅修的动机,是由心去体会其重要性,因而去学习,或进入禅修的功课。
一些人参加禅修,是靠外来的影响,或追逐外在的利益,因此无法进入禅门的中心,不是在外徘徊,就是越追越远,乃至偏离正道,而不知所终。
禅修即是以修心为本,为中心,而以调身为辅,为外护。
依外在的资讯而去学习禅修,无可厚非,因为人不是生而知之,是外在,或他人的资讯,或指导,才能知道,也才能学习。
但只是停在这外在或他人的资讯或指导,所知的、所学的,便永远是外在的资讯,他人的知识或经验,而无法转化为内在的,自己的体会。
修心前需先调身,是因为身心一体,而身在外,心在内。调内不易直观,需依外而入内。因身在外故易见易观,也易下手。故调身虽为辅,而应先调方易进入内在调和的修心。
但若只注意调身,或调身时获得一些生理上的受用好处,便停滞于身的触受,享用其舒适乐受,那就无法转入内心而修了。
如果进入禅修时,是直接从内心的体会而知禅修,并确定禅修的重要性。这其中虽也有一些外在的因缘,包括了资讯及知识,但知必须从心去修,才是禅修正道,才能因修心而深入,进入禅门的殿堂,那才是真禅修。
而禅修法门运作时,其实也易与唯心思想相应,但应回到缘起,知识心身一体,内外不二,修行有主辅不同、有先后秩序,但不可分而修之,否则会偏废而无功,或偏离正道而误入歧途,那就失去禅修的意义与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