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以人们的知觉活动为基础而衍生,人们以此为工具彼此得以进行交流及沟通;但是,却也常常因为“语言文字”的错误运用或理解不当而形成固执的见解,进而造成各执一方的争论局面。
一般人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习惯,尤其是语句当中的主词,往往在个体化思惟下,用以指称、代替、涵盖、或等同对像当中的事物。例如:今天天气如何,这杯子如何。世人一般在面对对象时,大概都很难免于惯性的就著过去的经验和自我立场予以规约或做参考,拿已经熟悉的经验或认知办法,不假思索的就把对像固定、局限、或收编在一定的范围里。从经验所捕抓的、从感知而来的分别式的认知,进而形成语词。
生活经验有限
一味的拿杯子、天气、自我之类的语词做为语句中的主词,习惯之后,还以为杯子就是现成的杯子,自我就是固定的自我,以为用语词所讲说、指涉的世界,就真的如我们所想像中的那个样子。因此,只会使用固定、局限的语词做为主词,以此形成概念在进行讲述或思惟,如果想要以此切到因缘生灭变化、变动不居的,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不但无法探究实相,而且,毫无疑问的将会形成作茧自缚的困境。
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极其有限,就著极其受限的经验所谈论的,或者,所能论断及思惟的,想当然耳必定也是极其褊狭。若是要以此做为生命实相或世界实相的衡量标准,恐怕还有一大段的落差。使用像杯子、自我等语词做为语句的主词,如果只想封闭在语言的世界,是一回事:如果试图谈论或思惟世界的实相(因缘生灭变化、变动不居)及生命的出路,也就是想要涉入实存的全貌,那将是不同的一回事。
针对如何通过语言确实认知到世界的实相,根据《无诤经》(《中阿含经根本分别品.拘楼瘦无诤经第八.第169经》),由应该知道称扬知道贬抑开其端,接著,佛陀依次讲解知道乐的区别、不应该说秘密语、不应该说明显的尖锐“语”、应该徐缓地说、不应该坚持地区语言,以及不应该超越正常“使用”之外,合而为“言说活动”的七种无诤之分别的总说。其主旨显示为由佛陀为诸比丘详细说明七种有诤论法及无诤论法,并且教诫诸比丘应舍弃有诤论法,修习无诤论法。
依据《无诤经,佛陀明确提出何谓“有诤法”及“无诤法”的判断依据,它的判断标准非常明确:“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此法无苦、无烦、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这一番言词理路,切入的角度,是以会引起翻搅或让人不愉快情绪的状况为理由,像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等,所以,“有诤法”是必须远离的。
在经中,还列出了包括“求欲乐、求苦行”等等,一连串会带来苦、烦、热、忧的邪行,也列出了包括“离此二边,则有中道”乃至“趣于涅槃”等一连串无苦、无烦、无热、无忧戚的正行,前者都是“有诤”行,后者即是“无诤”行。若依此修行离于两边,而达于内心的寂静,使得各种“诤”的纷扰止息且不再升起,即可谓之“无诤”。
言语需徐缓地表达
其次,“有称、有讥,有无称、无讥而为说法。决定于齐,决定知已,所有内乐常求彼也。
莫相导说,亦莫面前称誉,齐限说,莫求齐限……此分别无诤经事”,其大致意思为,应该知道称扬、贬抑,知道称扬、贬抑后,既不应该称扬,也不应该贬抑,只应该教导法。
应该知道乐的区别,知道乐的区别后,应该从事自身内的乐。不应该说秘密语,不应该说明显的尖锐语。说话时应该不急忙且徐缓地表达,如果急忙地说时,身体疲劳,心受损害,声音也受损害,喉咙受疾苦,急切所说的话是无法让人明白的、也不能被识知的。
了解言说这一个动作,从说出的话当中,个人的情绪、意志、执著会随著带出来,为了避免引起争论,在说话(法)时所应该留意的状况。
其焦点在于,若进一步以此寂静和谐而无所纷扰的心性,善巧体谅周遭众生,并且知道应该如何说话(法),将彼此的对立与诤执消弭于无形,这将进一步减除“斗诤”的纷扰。
第三,“随国俗法,莫是莫非,此分别无诤经事”,佛陀就著“碗”这一语词指出不同地方的人们,可能称同一样东西为pati、patta、vittha、sarava、dharopa、pona,hana或pisila,它们都分别解释为碗或碟。
有些人会执著的认为,只有一种说法才是正确而其余都是错的,在异地坚持使用自己的语言只会导致混乱和冲突。佛陀在此劝导弟子,不要在语词的使用上,试图紧紧抓住某一概念的终极意义及其所指涉的对象。对语言持开放态度,并且,从现实的使用环境去考量语词变化的问题。
情绪影响表现
一般人习惯于肤浅的闲聊,或者随著莫名的情绪受困于平庸的心路历程。佛教所要打造的修行道路,是积极的锻炼观照的功夫,经由专业锻炼,打通并调整心路历程。所谓平庸的生命历程,依据《无诤经》中所带出的要点,特别是言说者这一方及言说的这一表现,因情绪的搅动、散乱、污染、执著、阻塞,随著言说而可能会带出来的几种状况,如此的表现不仅伤害、恼怒其他人,对说话者(修行者)本身而言,心态品质与心态能力的彻底锻炼,还必须多加努力。
该经末端,佛陀特别赞叹须菩提说:“须菩提族姓子以无诤道,于后知法如法。”并于结颂中说:“知法如真实,须菩提说偈:此行真实空,舍此住止息”,须菩提的“无诤道”,是从不著世间语言而离烦恼表达出来。“无诤”,可以看作空的异名,佛教修行的任何成果,无论是觉察、安住、寂静、专一等的心态品质,或是其修行道路的次第进展,都是根本于空性,并且以禅修为主要的关联条件,才能产生出来。
透过此不著世间语言的做法,即形成打造生命出路的修行介面,通过语言文字做解开世界的功用,通过语言文字观看世界实相为确实是无常而且变动不居,于是,于语言文字做出离、做超脱。
总结,作为一开始就先说明的这七项应该予以留意的“言说活动”,可带出至少三个要点:一,在于随著实践、离极端行中道;二,了解言说这一个动作,从说出的话当中,个人的情绪、意志、执著会随著带出来,为了避免引起争论,在说话(法)时所应该留意的状况;三,了解语词表现的千差万别,没兴趣跟大家吵在一块,所以,在言说及语词的应用,应该避免陷入坚持使用地方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