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吉隆坡的街上,放眼望去,尽是钢骨水泥的怪兽雕像。它们一只比一只来得大,来得高。要我说,它们也和人一样是恒温,冰冷清脆。毕竟是大马首都,高档次的广场自然少不了,娱乐场所的版图不断被扩张,成为全国的经济中枢地区。“发展”所带来的财富被记住了,同样的,它的冷漠也被我记住了。
走过我们所谓的唐人街(China Town),却深知这里的商家早已被大批的外劳们所主导,心里默默换了这称呼,仅仅是茨厂街而已。此处不乏看见许多店面的老字号还存在,但为数不多。施工地盘传来的机器声不绝于耳,不阻行人的步伐,却令我迟缓了半拍,陷入回想。没错,这里曾出现过公民运动,即捍卫苏丹街运动。想必这课题对于大部分人并不陌生,在四五年前更是尘嚣之上的事。
当MRT公司开始与当地商家签署同意书时,乐安酒店欲与其抗争到底。隆雪华堂与其他组织也奋力举办各种活动来捍卫苏丹街。尔今,望著乐安酒店被围起来,诚如无罪之人被困著,无论如何挣扎,最终也只是落得精疲力尽而妥协的余地。我似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发展,意味著有必然的牺牲作为代价,而这代价的价值高低是政府说了算。
政府往往忽略了民声,像是假装愿意聆听你的心事,负责点头就好。厉害的是,他的表情并不是放空,而是瞪著眼睛,表情严肃可敬。当神手进来,这块地区便被贴上了“发展”的标签,似乎“发展”一词有著不可抗拒的魔力,代表著先进、繁荣、财富、安乐等褒义的象征,这就是为人民带来更好生活的必经之路,没有什么代价能与之堪比,尤其人文价值遭贬低。就算是人民不愿意的发展,政府也如同母亲常说的,这是为你们好。
同样的事情不少,在2012年的“绿色盛会2.0”万人大集会的成功,反莱纳斯运动不断执行中,黄德更发起“绿色苦行长征反公害”运动,用13天从关丹走到吉隆坡以表决心。这说明了人民面对文明与环境的冲突作出了反抗意识,从而也转向政治体制的层面,关注经济与社会面向。显然,人民有著“超越利益”的能力而能透过各种运动来表示个我的意愿。
到底,“发展”是否真的意味著人民的福祉体现?而“发展”的终点究竟到何处?作为第三世界的大马,被“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牢牢跟紧,是否发展极致就不落后呢?在这发展挂帅的环境下,我们如何诠释“发展”相当重要,毕竟我不希望看著苏丹街在某一天坍塌,人文价值为此作为代价,只剩冰冷的建筑矗立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