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批文曝光,继而出现“变形独中”的争议开始,关丹中华中学就被推上舆论的风尖浪口;关于关中是不是能报考华文独中统一考试(UEC)的课题似乎不再属于教育部的事,而是华教组织之间的博弈。
一间批文不明朗的关中引发“统考是不是独中内部考试”的争议,以董总主席叶新田及署理主席邹寿汉为首的华教人士坚持关中的批文或注册证必须注明能报考统考的资格才能让关中报考统考,这个观点在过去也是董总常委会的共识,惟目前来看,董总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反之,以教总主席王超群为首的华教人士则认为,独中教育工委会应该化被动为主动,去突破政府围篱,并符合1975年华文独中六大总办学方针。
追溯华教前辈对当局强硬规定“内部考试”的历史来看,主要围绕在前首相敦马哈迪掌权时的手段,尔后就处于放养的状况,独中就在不受政府承认的情况下,一直倔强生存下来。
在叶邹要求关中拿出注册证证明可以报考统考之际,王超群则要求两人拿出教育部明确发出“统考是内部考试,不接受私人考生”的通令,因此关丹中华中学的学生是否能够报考统考,就变成一件很“纠结”的事情。
虽然华教人士或组织在关中课题出现歧见,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局面,惟换个角度来看,只要处理得当,确实可以让华文独中及统考文凭跨越新的里程碑。
尽管我国政府多次强调不承认统考文凭,但相较起过去的年代,教育政策谈不上开放,也已不像60至80年代期间的紧张氛围,当局对独中统考的态度逐渐放缓,否则不会出现独中统考生可以申请高等教育贷款(PTPTN)、只要大马教育文凭的国文科获优等,就可持统考成绩去申请师训特别班等等。
虽然70年代初期“改制中学”的历史教训带来太大的伤害,但是华文教育与华文独中要继续发展就不能固步自封,毕竟当今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马来西亚又是东南亚华文教育的领头羊,民间组织在华教斗争方面,应该做出一定的调整,寻求更大的突破。
为此,笔者认为,只要教育部没有明文规定统考是内部考试,不允许非独中生或私人考生参加考试的话,独中教育工委会应该持开放的态度来帮助关中生报考统考,这对统考文凭未来走向更开放之路,将会有更大的帮助。
更何况,在马来西亚的环境下,只要在教育部的条例或条文“不亮红灯”,就相等于灰色地带,下一步要做的是如何让制度健全地“亮绿灯”,而非自我约束地纠结下去,毕竟“不在纠结中爆发,就在纠结中死亡”,目前应该是小爆发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