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客机失联,加剧原本伤痕累累的马航。业绩亏损已在深水区,如今雪上加霜,陷入另一个灾难。
短短一周内,先有旅游部长纳兹里称,政府不再提供财务援助;接著是代交通部长希山慕丁指,政府不会拯救马航;最终首相纳吉宣告,拯救为时已晚,破产重组是其中一个选择。
马航今年首季的净亏损扩大至4亿4340万令吉,去年同期的净亏损是2亿7880万令吉。这是自2011年末季以来最糟糕的季度亏损。中国业绩下跌60%,预料下季的损失会更严重。
从部长到首相,政府第一次如此明确表达马航未来的方向和路线。
马航的两大股东,国库控股(69.37%)和公积金局(6.7%),代表人民;马航亏损等于由人民来买单。
除了破产清盘,还有更好方法吗?过去数年马航管理层换了几次,重组计划未见效果。廉航时代,人人能飞,马航如何展翅高飞?转亏为盈?
面对连年亏损、飞机失联、管理层与职工会激烈冲突,多重打击下,政府出手拯救已太迟了。若采纳“创造性的毁灭”,先判死刑,获重生后从头开始重建是可行的策略之一。
浴火重生后,可摆脱处处受制于工会的窘境。去年马航与亚航换股计划告吹的其中阻力就来自工会。
同时,也可重新洽谈各种合约,如维修与餐饮,以及其他承包商的项目合约,制定最有利的条文。
申请清盘及庭令保护,再进行彻底的重组,并非不可能。2010年日航(JAL)的经验证明可行。大马政府是否有勇气做对的决定?在既得利益及作出改变之间作出取舍?
破产的决定是艰难和痛苦的!日航宣布破产,终结日政府在10年内4次的拯救。当时日航的累积债务达300亿美元(约930亿令吉)。
它的债务违约,创下日本史上非金融业最大规模。许多日本人认为,政府不会让日航破产,但政府做了正确决定。
经历两年重组,日航于2012年重新在东京京证交所挂牌上市,集资85亿美元(约263亿5000万令吉),仅次于面子书成为当年全球第二大IPO。
日航与马航在职工会方面几乎面对同样的问题,受限于难缠的工会。同时,两家航空公司也得应付政治利益的介入。
马航除了经营不当,还被其他结构性问题困扰。当中出现政治计算,利益输送和朋党文化痕迹,马航前主席达祖丁与马航的诉讼案,透露某些不健康的政商结合。
除了参考日航之外,或许马航也可参考“兄弟”新航的营运模式。马航和新航的前身是马新航空(MSA),马新在1965年分家后,马新航空在1972年一分为二,拆成新航和马航。
自此两家公司各自发展。42年后的今天,两家航空公司的表现天壤之别。虽然大家都面对不同程度的挑战和竞争,马航累积亏损,新航则有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纳吉在5月12日公布的《2013年经济转型计划报告》指,政府已鉴定要脱售33家所持有的官联公司股权,截至2013年11月,已有23家官联公司的政府股权已被脱售。
政府在“策略改革倡议”(SRI)下执行脱售政府股权的措施,以厘清政府在商业市场的角色、草拟清晰的退场计划、明确政府与官联公司的关系。此举也能避免被私人领域排挤、增加市场流动率及改善政府金融。
虽然SRI未必完全适用于马航重组,但目前已来到做决定的关键时刻。身兼财政部长的纳吉必须做正确,而且是商业压倒政治的决定,让马航重生,也为自己留下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