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们做个简单民调。走入吉隆坡各个商业和住宅区,从全城最昂贵的国油双塔楼、满家乐、孟沙到半山芭,从高尚围篱社区Desa Park City、白沙罗到平民区的秋杰路和甲洞等,问问隆市民知道吉隆坡市长是谁吗?
我想超过半数不晓得市长这号人物,或许熟悉联邦直辖区部长东姑安南多过阿末菲沙…市长。这种结果不令人意外。市民一般生活中,市长并非“重要关键”人物,尽管这是错误的观念。
若你问雪兰莪、槟城、柔佛和砂拉越等州属人民,大部分都知道本州州务大臣/首席部长的名字。在街上碰到他们,就算喊不出名字,应该也认得出这些领导的尊容。
难道吉隆坡市长的名字特别难发音?不容易入脑?还是因为市长无需面对民意,少了人民的压力,凡是由部长出面顶替所致?
这次爆发的门牌税高涨,涨幅连坐火箭也跟不上的飙升速度,延伸另一个更重要的讨论题材,从“无代表,不纳税”角度切入探讨吉隆坡市政局、民主选举、代表性和问责等相关概念。
此前两位前市长促请阿末菲沙解释,调涨门牌税的必要性,并一致认为,市政局应该谨慎花费,以免增加公众负担。
前市长阿末弗亚透露,阿末菲沙在去年7月走马上任市长后,继承30亿令吉储备金;前者接棒时市政局面对8亿令吉赤字。
北美英国13个殖民地人民在1750年代初发动“无代表,不纳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运动。殖民地人认为,他们在英国议会中没有被直接代表。任何通过关于殖民地税收的法律,都是违宪的;法律否决他们身为英国臣民应得的权利。
政府的功能是花纳税人的钱,解决纳税人的问题,为管辖地区带来发展。花钱和解决问题同等重要;花钱和找钱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纳税人的利权益通过民主选举和议会获得保障,议会代表纳税人的利益,负责监督与审核政府开销。若议会非民选,改由官委,就无法代表纳税人考核征税与开销。
我们必须把人民是老板,纳税人当家作主的“纳税意识”根植在所有人的脑海中。
这是一种主人翁态度,也是民主的体现。纳税后,我们就是国家的主人,可以监督政府,保障人民利益和权利。
现今社会有别于古时候封建思维,把上缴朝廷的税收视为“义务”,草民不敢奢望“回报”;朝廷课税也没回馈“权利”给人民,更没有有监督这回事。
纳税有如在市场买东西,消费人(纳税人)购买政府提供的服务(东西)。我们通过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决定需要什么服务。
吉隆坡市政局不是民选,市长由中央政府委任。你不认识他,可以理解,你都没机会选择。更甚的是,市政局内没有市议员,只有11名受委的谘询理事会成员,橱窗摆饰多于实际功能。
民意如何有效传达给市长和市政局?推动地方政府选举,深化民主精神,落实“第三票”。市长最终必须面对市民,交出成绩单和接受检验,而非背对人民,面向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