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校举办筹募建校基金晚宴,儿子拿著票券回来告诉我们,老师说每个小朋友至少要买一张。我接过餐券一看,一张餐券的票价80令吉。基于距离晚宴尚有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没有即时决定是否购券。
距离晚宴还有一个星期的某一天,下班刚抵家,孩子就吵著说隔天一定要让他带80令吉到学校给老师,否则就会“害”他被骂,然后被罚站。进一步了解下,从孩子口中得悉,班上几乎所有小朋友都买了餐券,其余没买的孩子,会被班主任叫起来,然后逐一问道:“你爱你的学校吗?”
结果,原本打算买一张餐券支持的我,因为这件事,最后决定不购买餐券,并要孩子转告老师:“妈妈说不买票,但我们爱华教”。儿子当然对这样的决定很有意见,眼眶开始有泪水,担心隔天上学要面对被问话的压力。
不买票并非不想出钱或不支持华教,只想乘机给孩子逆境锻炼,让他学习如何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对不正确的事,站稳立场,勇敢向老师传达“不买票,不代表不爱校”。
身为家长,选择把孩子送进华小,就做好准备需常年缴付额外的建校基金、学杂费还有各项活动的筹款。我们明白华小的生存来自华社的资助,也体恤华小老师所面对的种种压力。但,为人师表以扭曲的价值观教育孩子,则让人担忧,这是否是现今华小的普遍现象。
如今,许多父母都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担心孩子受委屈、受伤害,所以就算真的面对经济压力,哪怕再不认同也都还是出钱支持学校的任何募捐活动,然后告诉自己,“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是错误决定的开始。
这也让我想起另一种现象。这年代的幼儿园,小孩生日,家长除了会买蛋糕和预备食物到学校让孩子和其他同学一同庆生,同班小朋友还可获赠送小礼物,这些礼物有的是精美的文具,也有价值不菲的卡通手表。当孩子开心地拿著“小”礼物回家时,错愕的往往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父母。在还搞不清楚状况下,还真的以为孩子在学校偷了同学的东西回家。
在学校开个生日派对,大人小孩都开心,A同学开了先例,B同学不这么做,家长本身会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小朋友一年到头都有好多礼物收,形成理所当然的事。
另一种情况则发生在每年的学校开学日,不少家长为让孩子进入名校而四处奔走,除了找地方闻人或学校董事“加持”,还包括捐献上千令吉的建校基金,以提高孩子进入名校的机会,日后在学校也比较受到“恩宠”,名副其实的“出钱出力”。
纵观这些例子,是学校制造了这样的功利物质主义,还是家长让金钱及物资主义教育渗透了校园?这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