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学,当你在填写“我的志愿”时,是填哪一个职业呢?是律师还是医生?
绝大数的父母们都沈溺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华人传统思维中;家里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期盼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大家眼中的高薪一族,摒弃过往农牧的生活。
也因此,新世代的年轻人渐渐往大城市去发展,而乡下的稻田和农田,都只剩下垂暮之人或聘请外劳在耕种;加上发展步伐神速,许多乡镇农耕地也逐年锐减,被一栋栋的钢骨水泥给取代。
农田是生产粮食的地方,而粮食更是我们延续生命之本。但如今许多农田皆面临青黄不接,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份艰辛的工作。
到处请教老农夫
曾经是一名地产仲介的曾维铭,今年29岁,他一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接手了一个栽种百香果的果园。
“自2014年尾经营至今,我从这里看到的是无限商机和发展的前途,特别这是一分大家都不愿意接手的工作。同时,我也从这里学习到很多新知识。”
占地6英亩果园,后来也增加种植其他蔬果类,他是在2位印尼员工的协助下完成所有工作。如今,他的农田以栽种攀藤类蔬果为主,主要是当初在接手这块果园时候,那些让植物攀藤的棚子就已经架设好了。
“目前田内主要是栽种苦瓜、黄瓜、长豆、百香果及羊角豆等。”他坦言,目前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是不足的,因此在维持整个农场的运作时是吃力的。
对他来说,在刚接手打理这果园时,其实是经历了一场革命后,才变成种水果和蔬菜的农田。庆幸的是,在当时遇到种植问题时,才发现在中学时期所学的生物学和化学都派上用场。
“在这段期间我有到处请教老农夫,他们是我的‘盲公竹”。尽管有些时候所学到的知识完全派不上用场,但我相信只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精神,加上充沛的体力,就有更高的发展机会。”
少用农药 多检查防病菌
要在开放式的空间栽种蔬果,而且还坚持不使用农药,简直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为了确保稳定的收成,曾维铭坦言,在必要时,他还是会适量使用一些的农药,来杀菌和驱赶虫害。
“如果是虫害,可使用一点农药驱赶,但我也尽量少用。最让我害怕的是病害如炭疽病,这是一种细菌,当一颗百香果或苦瓜感染后,只要风一吹,整片果园或菜都会遭殃!”
因此,为了达到减少使用农药的做法,他就要比其他农夫花更长及更多的时间,去照料这些蔬果农耕物。平时,他要小心翼翼地细心检查,防范未然,一旦发现有病菌侵蚀蔬果,就要即可清理掉,以免蔓延到其他农作物上。
另外,曾维铭也从前辈及老农夫身上,学习到如何用最省的方式,来提高生产量。“例如,在施肥时,以前我们是一大把肥料洒在泥土里,几乎每一株植物就放一把肥料。”
他说,老前辈们分享说,其实每一株植物不需要一把肥料,每三四株才放一把,就足够了。“过多的肥料反而破坏环境,并无利于农作物生长。”
他说,新的施肥方式,相比之下,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达到施肥的效果。
另一方面,同一块土地是不宜重复种植单一的农作物,需让土地有“休息”的时间。因此,他从当初只单一种植百香果,到后来采取交替式的农耕法,百香果收成后就改种羊角豆,让土地休息。待羊角豆收成后,再种回百香果。
选择长期伙伴避免被压价
选择种植哪一种农作物,也要靠运气来辅助,否则一旦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蔬果价格自然就受影响。
曾维铭表示,许多蔬果类的价格在播种前,如果市场价格持续攀高,就要小心了。因为,极有可能在收成之际,农作物的价格会因供过于求而疲弱,甚至是跌跌不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农民面临严重亏本。
冀设绿色市场
“为了避免出产的农作物被压价,我会选择一些长期性的合作伙伴,如固定供应一些连锁霸级市场或在商业区经营绿色市场(Green Market)专营一些有机或少农药农产品,减少被传统市场影响,甚至能够争取一个长期稳定性的价格。”
曾维铭表示,在未来希望能够开设更多的绿色市场商店经营,并逐步完成自供自给的生态生产线。
“自己种的菜,才能掌控和确保蔬果的品质;农药可以控制,种法、种类甚至价钱也可以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