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这是每日三餐都会问到的问题,也是聚餐时令人头痛的问题。无可否认,食物是让大家聚在一起的主角,但它也在考验你我饮食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认知。在一个国家里,不同文化的人如何一起生活和用餐?嘛嘛档、咖啡店、各式餐厅的菜单和行销方式又塑造了什么样的种族分布、消费阶层?
对于生活在多元文化和族群中的马来西亚人来说,食物可以是一种共鸣,也可以是个人骨子里的种族意识。
藏在骨子里种族歧视
身为马来西亚人,从小学开始就学习了我国三大民族及传统文化认同的观念,我们认识各大民族节庆日的由来,语言、宗教、肤色、饮食及信仰的不同。从小接受的公民教育呈现的是和谐共存的意象,但这种意像在每个国人的心中却有著不同的诠释。
例如,在公司聚餐时,一般大家的概念是:马来人同事需要清真食品,华人同事喜欢非清真食品,印度人同事则偏好丰富的香料和辛辣菜肴。因此,聚餐地点通常会根据这些刻板印象来安排。这样的安排看似尊重差异,但其实也反映了族群间的包容与理解程度。例如,对于“清真食品”,它拥有从烹饪方式、材料选择、厨师观念等一套完善的准则,而不是我们一般人刻板印像中,只要没有猪肉与酒就可以。还有素食者也会因为吃素的原因不同,而有著不同的标准(例如能不能吃葱蒜与蛋奶),也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只要没有肉就算素食。
实际上,大部分人对各个种族间的饮食文化理解并不全面。我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食物,而这些饮食习惯也无可避免地将一些差异与隔阂带到餐桌上。笔者认为,这就是我们藏在骨子里的种族分裂。这种分裂是因为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也坚持自己的饮食文化,当我们更习惯自己的饮食而越来越少选择其他饮食,甚至排斥的时候,在无形中便使我们每个人都带有种族歧视和分裂的一面。或许这其中并不包括一些在餐饮界深耕的从业人员和一些对各族文化理解深刻的人们,但如果从全国3000万的马来西亚人民来看,又有多少人能充分理解如此多元的饮食文化呢?
饮食文化融合
在我国,很多人认为我们是美食天堂,多元文化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象征,就像人人喜爱的嘛嘛档一样。然而,饮食文化引发的种族争执在我国也屡见不鲜,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虽然大家口头上反对种族歧视,但骨子里放任不管。看看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鸡骨茶”与“肉骨茶”事件,各族群对这道菜的看法与接受程度充分展现了我国饮食文化的融合度。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是某些政治人物借宗教或种族之名,借题发挥,以达到政治或个人目的。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各族对饮食文化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没有问题,再有心的人也无法轻易煽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自身的问题,提升对其他族群饮食文化的理解与包容,以减少这些不必要的争端。
如果各族之间互相不认可彼此的饮食文化,这将是分裂的开始。反之,若能适当利用食文化,则可成为融合各族的强大工具。
大家都热爱美食,无论来自何种族,只要不触犯食物禁忌,都能成为大家在餐桌上共享的乐趣。一个实际的例子是今年初在沙巴超市出售的青色盒子包装的永春芦柑,上面写著“开斋节快乐”。这种水果原本在农历新年前后被视为华人及农历新年必吃的年节食品,但在此时转变成了开斋节期间的水果。这种变化打破了柑桔仅限于华人及农历新年食用的刻板印象,深受马来同胞喜爱,因此迅速售罄。
这个例子表明,美食和水果不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能成为增进各族饮食文化理解的桥梁。在东马,嘛嘛档的隔壁卖肉骨茶,Kopitiam里,有非清真和清真食物的档口一起存在,大家可以在同一家店里吃饭,这是很常见,且很正常的事情。充分展现了大马美食文化的融合度以及族群间的和谐共处。
消费阶层也会形成一种歧视
除了各族的饮食文化区分以外,经济上的差距也是餐桌分裂的重要原因。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影响了不同族群的饮食选择和消费能力,导致一些餐饮业会锁定某些消费族群来开设餐厅。因此,在某些地区会以“某某”餐为主,导致其他族群需要到另一边用餐。例如:在华人人口较多的地区,商家就会以各式各样的中餐为主,在廉价屋的地区就会以小档口为主。这种经济为主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餐桌上的种族分裂同时消费阶层也会形成一种歧视。
笔者认为餐桌上的种族分裂不仅是文化差异的体现,也是社会问题的缩影。我们应该透过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教育宣传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平等来消除这些差异。唯有包容与理解,才是马来西亚引以为傲,真正需要的国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