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和宗教认同(identity)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或许在不少主流宗教的既定观念中,信仰者必然也就是认同者。且在它们的建制中,往往有某种不断建构认同的程序,试图从内到外都为信众植入、划定、强化某种清楚的认同意识和身份。从如此宗教传统出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般上是无法理解和接受宗教上的多元认同或模糊认同的。
然实际上,并非所有主流宗教均是如此,至少在20世纪中叶以前,世上还有蛮多群体,尤其在东亚,主流的宗教传统并不把信仰和认同严格地绑在一起。比如说传统的中国人/华人,大部分可谓有信仰,很虔诚地敬拜各种天神地祇人鬼,部分也出入佛道教,且深研教理。虽说其中有些确会自称某某教徒,但实际上在传统中国社会,宗教认同并不特具关键意义和作用(或许除了一些信仰“地下宗教”者),官方于常规上也不太管理老百姓的宗教认同。
当然,传统的中国人/华人若在完整的祖传文化熏陶下,最基本的敬天法祖是人人务必遵循之事,惟这一套富一定宗教性的信仰、意识形态和规范,并不发展出如佛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明确的认同对像、边界和结构。是以,在敬天法祖之余,人们大可自由涉略(或根本不关心、不在乎)各种宗教,乃至公开认同之。于是乎,颇多传统的中国人/华人若非无宗教认同,就是认同模糊或多元(日本社会亦是),毕竟社会大体上不把如此认同当一回事。
一些外国人,以及20世纪中叶以后不少相对西化的中国人和华人——包括一些知识分子,出于相当偏狭的宗教世界观和价值观,往往就会从认同缺失、模糊或多元的现象武断推论中国人/华人“没有宗教信仰”或“信仰不认真”。惟实际上,谁规定宗教信仰一定得配上严格、明确、固定的宗教认同呢?其实不能不承认:在认同意识、心理和建制不发达的基础上,传统中国社会的宗教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且信仰风气浓厚,包括所谓民间的“迷信”。
简言之,从更客观、公允、开明的角度而言,宗教信仰并不一定得配搭或依附于宗教认同。传统东亚社会“重信仰但轻认同”的宗教文化,对现代(或后现代)社会其实非常具参照意义和启发性。虽说今天人们常大谈宗教和谐、亲善、友爱等崇高理念和价值,惟实际上过于界限分明的宗教认同,不论在思想、情感或生活上,还是一直把人们分隔为各种“我群”和“他者”,造成宗教甚至社会“部落化”现象,不利于整合,甚至还不时催生紧张。
再说,淡化倾向标签、规定、监控,乃至封禁个人的集体性认同,也有助于开拓个人的宗教视野和道路,而让其信仰更能享有自由发展和发挥的空间。虽说认同可能有助于引导、促进、充实个人的信仰,但谁晓得:它的另一面可能也正是禁锢和摧残信仰的牢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