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台湾公共电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的微电影,里头讲述的是一名优秀的高材生茉莉在长期压抑下自杀,她的母亲为了探询死因,以尖端科技读取女儿记忆的故事,而从母亲探索女儿一生的回忆中,体悟到自己正是害她自杀的凶手,崩溃不已。
故事讲述的是一名母亲,为了全心把一对女儿养育成才,放弃身为留美硕士的前程,除了极力要求女儿考好优秀成绩外,也长期地透过女儿房里的监视器观察她们。在孩子的成长岁月中,为了强迫孩子成才,母亲在女儿成长的岁月中,几乎句句犀利刻薄的言辞。而这些言语,成为了杀死女儿的最后一根稻草。
剧中有一句话颇让笔者感触,那就是“如果你去念中文系,你爸妈的脸就被你丢光了!”,这一句话对很多父母来说,仿佛并不陌生。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变好,常常无形中把最犀利的话挂在口中。在《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公共电视剧中,有一句让人飙泪的台词,那就是“没有父母愿意花二十年养一个杀人犯!” ,是的,没有一个父母会愿意看到孩子变成杀人犯,更没有父母能面对用心栽培的孩子最后死于自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沟通交流最好的表达方式,然而很多时候语言也会成为一种武器,说话态度,内容及姿态,往往都会成为一个救人或是伤人的工具。比如说,夫妻彼此之间,都是“吵架无好话”,我们“竭尽所能”盼能一针见血置入他人死穴,却忘了语言的力量。
一句话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试想想,你有没有留下一些记忆,曾经别人的一句话让你至今难于忘怀,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让您振奋至今?语言具有魔法,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变好,也可以让人变坏,很多时候取决于说话的人态度及内容,因此不要轻易将伤人的话说出口。
言语的力量不能被轻视,说得合宜的一句话,往往会对一个人带来改变。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常常也看到很多线上直播口无遮拦,一些甚至以刻薄犀利为导向,吸引人眼球才是王道,这些都可能会对社会构成扭曲的价值观。
语言就是一个魔力
说出的每一句话,我们应该考虑到这句话对他人的感受,当然,我们每一个人的立场不同,环境不同,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因为每个人都经历著不用的人生轨迹,但我们要学习的仅是,言语中少一些刻薄,少一点犀利,少一些指责。在生活中,语言就是一个魔力,而这个魔力就是我们大家都拥有的,平常多说宽容及鼓励的话,这些都可能在帮助一个人,无形中也帮助到自己,逃离漩涡的救命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