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8月31日的“独立日”已逐渐被“国庆”取而代之─而9月16日(自2010年起为全国公假)则称为“马来西亚日”。然而,许多人认为后者才应是“国庆”。对那一个日子应给予更大重视,不同的历史观点,会有不同的争辩,这肯定是没完没了的。
一个常常被忽视的事实是,1963年的马来西亚日,原本是预定在8月31日,以配合默迪卡的庆祝活动:但却延迟了,原因为邻国反对马来西亚的成立,以及联合国受促设立一个马来西亚民意调查代表团。接著,当年9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终结说,“多数沙巴(北婆罗洲)和砂拉越人民,都给予认真周到地考虑自己的未来,以及他们参与马来西亚联邦的影响。我相信大多数人已经做出结论,他们希望结束他们的依附地位,并通过给合那一些与他们拥有著民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的纽带,经济联系和共同目标的国家,实现他们的独立。”两天后,马来西亚正式诞生了。
对一些人而言,一个预设的日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对他们而言,9月16日的实际日期,才是无可争议;进而如果8月31日获得大家的庆祝,对沙巴和砂拉越而言,916这同等重要的日子,也应受到尊重。即使这样,应选择那一天也是可争论不休的:例如在砂拉越,有些人可能会倾向于选择1841年9月24日砂拉越王国的成立,而其他人可能倾向1963年7月22日(简称“自治日”或“独立日”,这取决于不同人)。
这些历史事件的纪念,确实很重要,这形成我们身份的核心部分,也塑造著这国家的未来轨迹。在解决那一天、那一个名称和那一项事件,应成为公众纪念日时,其关键就在于,民众应充分了解及参与;其次,能否有一个机构,让群众参与有关的辩论。
唯有取得跨越半岛和婆罗洲两地的共识和民主的合法性,才能结束这持续的争议。与此同时,许多商家也会善用,从8月31日至9月16日的“默迪卡月”(或者应称为“国庆月”)。
对历史有所掩饰
令人遗憾,在周三于芙蓉举行的国庆游行庆典上,一个由学童呈现,我国如何取得独立的历史演出,对一些历史有所掩饰。
演出里,一些儿童打扮成典型的独立前农村村民,而另一些人则穿著军服,挥舞著英国和日本国旗,也包括象征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和马来亚共产党的三星旗。令人困惑的是,一些学生穿著多个代表外国势力的徽章,他们虐待和包围著“村民”,直到“马来勇士”来解救他们。
虽然,这场表演对孩子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故事描绘的好人对立于坏人,是一个很危险的简化,并且可能会强化让参与者错误地认为外国人都是对立于“我们”,或“他们”采取的手段都是相同的。
更重要的是,演出里完全没有任何描述争取独立的谈判过程:从演出所呈现的,你可能会认为我们的独立,是通过暴力来实现的。值得庆幸的是,我观赏过的一些学校表演,看到更符合历史情节的演出。
在游行中,还有其他值得推荐的,除了展示强大军事内涵的阅兵仪式外,来自私人界和志愿领域,投入慈善、教育和青年活动的人士,都以自豪的姿态,唱著爱国歌曲、背诵著《国家原则》,挥动著他们的旗帜,走过观众台。
可惜的是,尽管整个庆典高唱“团结”,但我却察觉到庆典上,缺少了来自反对党的代表。有人告诉我,原本有打算邀请他们,但却没有实现。无论我们怎么称呼这一天,在这个庆祝国家的日子,当然也应该尊重人民合法选出的代表。我希望下一次,他们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