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奥运健儿凯旋归国的那天。午后的吉隆坡国际机场,肯定人潮汹涌挤到爆,夹道欢迎国家的英雄们。想像著那8位咬著奥运奖牌和众多归国健儿的画面,就足以振奋人心。那赚人热泪的场景,相信亦足以淹没奥运期间,发表种族言论的政治人物、媒体人、退役军人和散发负能量偏执的网民。4银1铜,绝对是个值得我们骄傲的成绩。
姑姑年少时,是位好打篮球的运动健将。祖父常大发雷霆,甚至把篮球给戳破,“查某仔,打什么球!”。80年代的一位世交Uncle,常训斥其酷爱踢足球的长子。Uncle说了,“踢球能当饭吃,有出息吗?”
在青体部上班时,曾到武吉加里尔体育学院看小朋友接受魔鬼式的韵律操训练。总监说,“上一个俄罗斯教练执教时,这些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在掉泪。”总监也说,“我们从赛会中筛选有潜能的孩子,安排到各州体育寄宿中学念书;但家长往往担忧孩子的学术学习受影响,不愿接受转校的建议。”
的确如此,大部分运动员的“生命期”是相对短暂的。经过10到15年的训练,若仍没崭露头角,那大体都得结束“职业竞技生涯”另谋出路。
国家运动员的生命规划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其竞技生涯的残酷和不确定性,也有伤势连连的风险;青年时就得面对职业转换跑道或提早转行的洗礼。当然,任何领域的职场,转换跑道和转行也是一种常态;倒是因为长期魔鬼式的训练和赛会要求,国家运动员往往少了其他生活技能培训的机会和时间。
国家运动员人数众多,流动与淘汰性大,体育运动和赛会项目繁多,国家体育理事会只能让一些特定国际大赛夺奖者,享有额外培训津贴和“退休金”奖励等。
因此,国家体育理事会职业规划和福利组,平时也给国家运动员提供语言、电脑等生活技能课程;健儿们退役前,也给予他们职业辅导规划和在政府各部门职位空缺的优先安置。想继续深造的国家运动员,平素也享有国立大学的特殊奖学金和灵活的上课时间;颜色笔也曾带个头,要求十来所私立大专院校给国家运动员作出类似的安排。
国家能为国家运动员做的并不是退休金的提供,而是让与体育运动相关产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提供运动员转换跑道的培训工作,以及体育运动文化的建设。
当然,随著社会的进步和体育运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学院、媒体、广告、代言、形象设计、娱乐、企业发展等,运动员的生命规划也增加了不少的选项和发展的空间,而社会观念也逐渐起了改变。
不是吗?以往家长都愿意付费给孩子上音乐、美术和各种各样的补习课程;而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付费让孩子上体育运动课程,甚至给予专业栽培。那总好过让孩子成天忙著上网刷视屏,和捕捉Pokemon来得有见地。
事实上,运动员大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经得起挫折和具有打拼取胜的心态。单这种精神,无论进入哪一个领域,都是优异的职场条件。您说,谁还能认为“打球没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