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科学报告》指出,2007年马来西亚每100万人口中,只有372人从事科研工作。世界发达国家中,每100万人口就有3655.08人从事科研工作。在栽培和吸纳科研人才的领域上,我们落后了先进国整整10倍。发展中国家每100万人口,平均有580.3人从事研发工作。这数据也比我国来得高。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科研领域中已经把马来西亚远远抛在后头。一些印象中并不先进的国家,如阿根廷,每100万人口中,从事科研者高达980人,伊朗706人,巴西694,埃及617人和南非392人。
我国立志迈向先进国,但是在培育和吸纳科研人员的进展上,不但无法和先进国家竞技,甚至还遥遥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2002年,马来西亚用在科研的费用只占国民生产总值(GERD,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esearch & Development)0.65%,并在2006年下跌到0.64%。但是,先进国家的科研经费已经从2002年的2.2%,提升到2007年的2.3%。同时期,发展中国家科研经费也从0.8%提高到1.0%。
科研是发展技术密集产业,告别劳力密集工业的重要元素。在进军技术密集产业的路途上,我们跟不上世界发展速度。这是导致马来西亚数十年来无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主因。
1977年,马来西亚人均收入已抵达1030美元,位列中等收入国家。同时期,韩国人均收入只有930美元,依然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到了2011年,韩国人均收入为20870美元,马来西亚人均收入才8770美元。
我国有丰富天然资源,策略性地理位置,土地肥沃,青年人口众多,理应跨过中等收入国家,成为高等收入国家。但是,自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三十多年来,马来西亚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韩国。
科研兴邦立国
数十年来,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廉价劳工来吸引外资。随著国家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劳动成本水涨船高,造成劳力密集工业的竞争力不断减低,也越来越难和其他新兴国家如:印尼、中国、越南等国家竞争。马来西亚劳力密集工业日渐萧条,在新兴的技术密集企业上,又远远比不上先进发达国家。
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们不知觉中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由始至终还是无法摆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阻力或限制。
韩国、日本和新加坡是成功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国家。科研在推动他们进军技术密集产业,扮演功不可没的角色。
2007年,新加坡每100万人口中,从事科研人数高达6088人,日本5573人,韩国4627人。与此同时,科研费用占日本国家生产总值(GERD)的3.4%,韩国3.015,新加坡则是2.27%。相较这些国家在科研上的成就,马来西亚落差巨大。
科研是兴邦立国之本,也是技术密集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各种著名国际电子产品,如:索尼(Sony)\三星(Samsung)都重科研成果。在知识和技术增长一日千里的资讯年代,科技产品还需不断与日并进。唯有在科研领域上下一番非常大的苦功,我国才能和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一样,摆脱劳力密集产业,进军技术密集产业。
与此同时,我国年复一年上演优秀生受拒国内高等学府门外,学子在接受外国大学奖学金后,最终在海外寻求发展。政府不公平的待遇,等同于将有潜质的新生代拱手赠予外国。
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世界上出口大量专才,却引进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这样的道路究竟还能走多远,值得大家去深思。政府如此短视和无能,如何让我们相信它能引领国家迈向高等收入和先进国家?
1997年金融风暴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元气大伤。2020年宏愿几乎成为绝响。首相纳吉在《2012年经济转型计划报告》指出,我国预料于2020年前达到人均收入15000美元,成为高等收入国家。在短短7年时间里,我们真的能如期完成这项宏愿?
若参照《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科学报告》的数据,以及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如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后,我们就会明白马来西亚究竟离目标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