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母语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该民族对其语文文化的执著。存在的外在因素,会通过各种政治因素、行政手段以左右一个民族的母语发展。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50年代走到今天,历史说明了一切。
华文教育今后的处境会更好,还是会更坏?
有人认为华教经历到今天,华小1200多间,独中60间,看来似乎“水过无痕”,但却“暗流汹涌”。
华文教育的发展,乐观者以为因为中国的崛起,使得华文的实用、适用的经济价值突然受落,学习华文成了未来进入中国经商、发展、学习的重要语文基础,政府不可能不正视。悲观者以为,在马来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下,政治人物的单元语言政策是不会轻易放下的。华社、华团对《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的意见,有多少因为贴近人民而得到贯彻的?
当然,一个民族的语言,如果只是因为其经济价值而获得重视是“危险”的,这是否意味著没有了“经济价值”就形同可以不在乎?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是目前全世界除了以华文为官方语文的中、港、台外发展最好的国家,不是因为政府的“恩赐”,而是华人社会的“前赴后继”以及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有以致之。
采取“不接受主义”
董教总的“身先士卒”,带领华教与华团的努力有目共睹。已故的林连玉、林晃升、沈慕羽,以及至今仍对华教关心的前教总副主席陆庭谕,都为华文教育立下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成为一代的华教斗士。
当其他族群认识到林连玉一生为母语教育奋斗的斑斑事迹,其争取语言权利平等无怨无悔的牺牲,无不认同林连玉为一代捍卫母语教育的伟人,应获得不分种族的全民敬仰,而其精神更应发扬光大。
《2013-2025国家教育大蓝图》的公布,政府并没有正视多元种族国家各族群对母语教育的期望,展现强势的一意孤行,华团的呼吁、沟通、会见等所展现的善意,为求国家的有利发展,看来最终还是落空。
无须置疑,母语教育的发展,必然要回到人民。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法律、行政命令、手段来干预、阻挠各族母语的发展,但不能阻止一个民族学习的毅力、意志、动机与决心。
华社、华团应该认清当前的“政治现实”,对不合理的政策、政令要有持续采取“不接受主义”,为抗争“保温”以唤起社会的共鸣与共识。505的选举,反对势力的累计,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联合国1948年12月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就在其中阐明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其中更指出: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2012年“国际母语日”致辞时就指出: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都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团结。
寻求突破“重围”
在2008年的“国际语文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推动会员国加紧进行旨在鼓励尊重、促进和保护所有语文(尤其是濒危语文)、语文多样性和使用多种语文的活动。其在教育行动中列明:在各级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通过支持双语和多种语言教育,特别是支持使用母语,促进包容教育和获得有质量的学习机会,其中包括特别注意师资培训等。
一些政客为了个人的政治议程,提出多语文的教育有碍国民团结的理据是站不住脚的,当母语沦为政客“玩弄的政治工具”,教育的终极目的将会变得模糊。董总准备对我国母语教育诉求受阻时,在“无奈”的处境下,考虑选择向联合国申述,不是没有理据的。
在母语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一向来董教总是“领头羊”,引领与结合华团的力量,向政府施压。过去“登高一呼,群山响应”,无疑为母语教育的谈判与争取,增添巨大的“能量”。但今天的发展,令人遗憾的莫过于董总与教总的“渐行渐远”——是理念不同?是人事纠结?是战略迥异?今天存异求同在华教的发展道路上为何会成为“窒碍难行”的屏障?董总与教总是否应认真思考共同的战略与策略,彼此是否可以把双方的矛盾“最小化”,以谋求华文教育发展的“最大化”?
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母语教育发展委员会联合隆雪华堂、林连玉基金等非政府组织于9月21日主办的论坛:“在国家建设中的母语教育-《2013-2025年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大蓝图之挑战》”,是教育大蓝图公布后的一个重要论坛,期待更多关心母语发展的团体与个人在这里得到新的思维以应对母语未来艰辛发展之路。
更多的论述来强化社会的动员是当前急务,只有对母语永不言弃,这个民族才会看到自身文化的明天。
《2013-2025教育大蓝图》对母语教育发展“不友善”,正如预料之中,如何在逆境中寻求转机以突破“重围”?需要华社、华团及教育工作者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