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是“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的简称,这个简称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但若再把“马华公会”缩成“马华”,那问题就不一样。
因为不论是“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或“马华公会”都是在指一个由约100万华人会员组成的公会式的政党;而“马华”两字指的应该是马来西亚的670万华人族群。把一个100万人的公会式政党和一个670万人的族群划等号,那只能是马华公会的一厢情愿,自我陶醉,而不是其他570万华人所授权的。
如果说马华公会曾得到多数华人的支持,那可能是在马华公会成立之初,但随著时间的转移,马华公会渐渐地沦为如陈锦松先生在2012年7月2日在《东方日报》所说的“入了阁,做了官,又做了那些“丰功伟绩”可以告知天下的?如果马华(公会)“当家不当权”,沦为当权者的帮凶,典当华社的权益以换取官阶,华社对马华(公会)为何要言听计从?马华(公会)官拜朝廷又有何用?”
这种如陈先生所说的“关心分配到多少个‘官位’多过华社要多少间‘独中’”的政客集团的马华公会已经完全失去了代表马华(此文中“马华”两字皆指670万大马华人)的资格,更不能厚颜廉耻地把“马华公会”和“马华”划等号。
马华公会盗用“马华”二字几十年,越用越爽,日子一久,就自以为马华公会真的就是马华的化身,就可挟天子命诸侯了。马华公会自觉美好地盗用“马华”二字是一种名不正的行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理不直,理不直则气不壮,气不壮则心必虚,心一虚则语必乱,语一乱,就难免官话、骗话、鬼话连篇,使马华公会在马华心中的形象越来越低。
难怪每一次到了“选票说了算”的大选,马华公会所得华人票,却是江河日下,惨不忍睹。特别重要的是代表马华公会中选的议员,绝大部分都不是在华人区,在华人占多数的选区,马华公会的代表中选的机会几乎等于零!由此可见马华公会在马华心中的份量。
其实,马华公会并不是没有自知之明,早在好几年前,马华公会就忧心忡忡地举办了一次“马华(指马华公会)何去何从”的研讨会,在交流的时段里,我给“何去何从?”提出了“去华从华”的答案。
但这二个“华”字的含义完全不一样,第一个“华”字指的是马华公会自以为是代表670万华人族群的这种思维,“去华”是指马华公会必须先在思维上勇敢地承认马华公会已失去代表670万马华的资格;第二个“华”字指的是670万的马华,“从华”就是说马华公会必须降下身段,先做好马华的学生,老老实实、虚心地听取及了解马华的声音,并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跟从马华的意愿去办事。
马华公会如果真能如此地“去华从华”,说不定还有浴火重生的一天;如果不敢重新开始“去华从华”,而是死抱著代表马华的思维,结果是没有那种屁股,也要吃那种泻药,把身子也弄垮了,道路也越走越狭,最终走进一个死胡同,永无出路!
总之,马华公会应自知在马华心中所剩的斤两有多少,同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马华的智商并不会因大选前的政治糖果或马华公会的临时抱佛脚而有所降低。
不信,就看看下一届大选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