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感到迷惑:“废除高教贷学金可能吗?”一群大学生和社运分子以“占领独立广场”的方式提出这诉求。
公民诉求,乃开拓民主表达的渠道,是民主健全化的机制,然而不仅不被政府放在眼里检讨,一些群众还以各种言说加以讨伐,尤其是些报章撰稿人,一言敲定那些都是“既得利者”。翻看一些网上评论,许多是不问缘由,满纸种族论调,试问这哪算理智?
一头栽下去便说占领运动的学生都是“固打制受益者”,开口闭口就判断他人“反对党盲从者”,就能彻底否认贷学基金的弊端了吗?贷学金目的何在?难道不就是救助贫寒子弟吗?试问贫寒子弟有分人种吗?
若说废除高教贷学基金是民联政策之一,我认为无啥不妥,何必整天批判他们“政治化”教育课题?人民公正党策略主任拉菲兹已宣布废除的“五点政策大纲”,当中并无种族限制,但必须按照学术成绩和家庭经济能力作为申请条件,是个不论肤色,讲究公平的替代方案。
政府当年开放贷学基金是个好事,获益者也不少,对于很多人来说值得“感恩”。但学者傅向红一篇文章〈高教反思〉述:“……现有的国家高教制度已变成公、私混合制,虽不乏优点,但也存在几个问题深为人诟病。”
她举出的弊端如:一、贷款催收机制不足,该基金目前累积发出的贷款为马币436亿元(累积借款人为195万人),且最大的举债对像为公积金局;二、私立高教收费比国立大学高出4到10倍不等,使得高教基金“受惠者”同时成了负债者。
机制的失灵,导致高教贷学基金遭到滥用,不根据条例发给;若出现假公济私,国家财政甚至可能面临亏空。那些债台高筑的学生,谁能保障他们一定能完整偿还贷学金?若是固打制度惹的祸,是否该有个完整的新方案解决?
傅向红道:“大凡成功的制度改革都有妥善的规划……最糟糕的改革就是说不出何者为要,优先顺序不明,而从政治者为了尽数讨好最多人,往往就开出最冗长的改革议程。”所以我们促请民联提出个完整的改革方案,向大马人详细介绍废除后的解决方法。
占领广场的诉求学生,无非是想呼吁当权者改善其制度,先勿论其背景或族群、有无政党立场或是否贷学金受益者。若有,那他们将可能面对被取消资格吧?(高教部长卡立诺丁竟挑战参与游行的学生归还所获贷学金,是否意味著“支持政府者”不必还?还有马哈迪的“不喜欢就别申请高教贷款”,难道学生权益是suka或tak suka的问题?)
“占领”独立广场的大学生勇于表态、针砭不平等、为大学生声张正义,以至被市政府、流氓骚乱殴打和指控,都不惜代价的举措,是那些单从种族视角、私利、“借钱不还”等理由作为优先思考、先入为主者所无从理解的。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要看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一概认定学生诉求都是“戆居”,本国民主还能走多远乎?
作者:陈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