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16日,董总被赋予重任,执行大会一致接纳的《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其中,建议书里头的6项办学方针,有这么一项:“华文独立中学不能以政府考试为主要办学目标,若某部分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可以补习方式进行辅导。”
盼望了20年,华社终于等到了在关丹增设独中的批文。可是,等到的却只是“假独中”的批文。
关丹中华只不过是一所硬被冠上“独中”的变相独中。华文独立中学的办学方针并不是以政府考试为办学目标,而是华文独中的内部统一考试(简称统考)为目标。当然,有些独中在求同存异的大原则下,早已成了变相。隆市中华独中便是一例。这同时也因为家长的大力支持,各独中才敢走向变相之门。
甚至,有些独中在理科教学上,早已摒弃“坚持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原则。因为在报考统考的时候,考生可以选择以华文或英文来作答。对于一个学校的经营者,用英文教数理,除了可以免去师资安排上的困扰,亦可让学生拥有作答两项考试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只是,这已违背一所独中的办学方针。
更可笑的是,关丹中华独中的国语名称竟是“Sekolah Menengah Chong Hwa”。这名称里头少了Persendirian,即为独立的意思。这还能冠上“独中”的称号?
“前者的取名,或能在申请政府拨款上带给它们便利。”
在这功利的社会中,我无法说出自己可以不在乎金钱。但是,试回想看看,独中是《1961念教育法令》下的产物。倘若当初各个华文中学都接受了政府的资助,还会有独中的存在吗?即使在种种的条件束缚下,我们都不应该违背应有的原则。
1960年,我们的族魂林连玉先生率领董教总反对改制。“华文独中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最后,华文中学转变成独中的形式,华文中学的体制、文化,才得以保存下来。
我们已经等了这么多的日子。何必急于一时而接受一个不是独中的变相独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