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已是山雨欲来,纵观国阵的华基政党,尤其是马华,至今仍未能扭转308海啸之时的劣势,甚至还有继续往下跌的趋势。
选民往往会以两大因素作为考量投票:一是候选人代表的政党,二为候选人本身的素质。照理说,候选人的政党和素质应并重才对,但近期华裔选民的心态,多倾向于“投党不投人”,以致候选人的素质被忽略。
候选人的素质若被忽略,也有其后遗症的存在。选民最避忌的,就是错选了青蛙议员,可因为某些威逼利诱,而从选民心仪的政党,跳去选民厌恶的政党,但其议员身份却维持不变。其次,则是候选人究竟是在国会参与立法与辩论,还是常留在选区服务,协助解决民生问题?能否精通三语面对议会、政府机关、媒体和大众?
在马华与行动党的恶斗之中,无可否认的是,在当今华裔选民的眼里,马华的声望远不如行动党。打从前总会长林良实的时代开始,华社就普遍认为在朝的马华并无法满足华裔在各方面的诉求,相比之下行动党打出各种响亮的口号,更能赢取华社的青睐。在选战中,若华社单单以政党作为考量,结果肯定会一面倒向行动党。
虽然马华近几年来推出的“高调问政”,确实有把马华拉回政治正轨的迹象,但面对宣传力和感染力极强的行动党,马华仍然处于下风。在政党因素大打折扣的当儿,马华唯有凸显候选人素质的优势,马华才有望稍微扭转华裔选民“投党不投人”的心态。
首相纳吉之前宣称国阵要遴选有胜算的候选人,皆因他很清楚,巫统和所有国阵成员党,不可能再以“排排坐,吃果果”按资排辈的方式遴选候选人。两党的候选人素质若无法让选民眼前一亮,那么选民将毫不犹豫地继续“投党不投人”,忽略了候选人的素质。巫统或许还能够靠马来选票轻骑过关,但马华唯有挽回华人选票,才有望能够延续其政治生命,而候选人的素质将会是马华突破重围的关键一步棋。
文:吴启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