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华教的民众,都不希望独中新课本高中一下册《白小》这一课成为受争议的课题,近日董总张光明先生在《东方日报》“八方论见”发表的伟论顿使本人感到迷惑万分,问题重重;或许我就是作者所言的“外行人”吧!
谁才是内行人?我承认我是外行人,但不等于我没有发言权,因大家依然享有民权。我不搞政治领导,难道就不能谈政治?我不是经济策划专才,难道就不能讨论经济?我不是科技钻研者,难道就不能运用科技产品?我即便并非语文专才,难道就没资格关心教育?
反之,贵为教育团体领导者,又或是编委领导者,若不是受专业训练的,即使身居高位者或有职权者,难道就可称内行人?就如某些搞教育团体的人,自认自己就是教育权威者,总爱自是他非来否定关心教育者的建议,来突显自己是华教斗士,这就是所谓内行人应有的素质吗?
若语文课只教语文,是否仅应有语文文字,举凡天文地理、数理经政等内容都不应该纳入课文?大马国情的独特性,让华教仅剩下语文?(华文的文是否应包 括文字、文学、文化、文明?)白小事件不单纯是历史事件,华教堡垒的独中真的容纳不下一篇华教奋斗精神的课文?学语文若是只为了一个工具,何苦学三语来为 难我们的莘莘学子?如果说编纂课本是民族教育的神圣任务,为什么不能说语文也是传授及发扬民族精神的工具?
报导文学真的不适合学生学习吗?这是哪位语文教育专家的高论,若是,那语文科可不就无需什么语文单元训练了?报导文学的学习难道就不是语文工具的范 畴?何来政治,《白小》全文有鼓吹学生加入民联,反对加入马华或国阵吗,为何把华教奋斗历程称为“政治化”?是谁政治化了,难道是那些带有政治背景的人? 难道提意见者都是政客?
匿名者难道比黑箱作业恐怖?虽不鼓励匿名,但匿名者往往是对某些人的不信任,难道当事者就无需自我检讨?为了民族大业,若是合情合理的,匿名又何妨,不也比惧怕面对现实的人强多了?谁不负责任,问题搞大了,却只有抨击对方,难道这也就是最有责任感的人所为?
若说某博士发挥了她的专业精神,为何却不尊重那些有原则的编委的决定?为何仍容不下那些关爱华教,提出意见的人?编委没有个人议程,单纯以教学目标 编纂课程;为何就在出版之际,却被某些自以为是的理由复杂化了问题?为何不在文中具体并据理说服那些“没有头脑的应声虫的物类”?不对事也应对问题,别公 开在媒体模糊读者及关心华教公众的视线,以摸不著边际的泛泛之论展开人身攻击?这是哪一门理性探讨,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假设有个爱华教的团体,如留台联 总吧,甘冒被人无理指责之险,勇于负责地对华教提出看法,有关单位是否独裁得把自己当暴君,只有他自己说了算,其他人只能盲目地支持,不说三道四,才不是 良知尽失?
从不同的角度看,任何文章都有其争议点,然而独中课程中本地作品奇少,有关华教课题的更罕有,却被有心人以高度敏感的标准审阅。一个堂堂华教最高教育机构的董总,竟然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认清华教奋斗史对异族来说,难道是洪水猛兽?
谈谁最伟大,谁是居心者,我想是没意义的。华社要的华文课程是什么,才是你我要清清楚楚交待的!民权诚可贵,华教价更高,若为华教故,舍身而取义也!
文:真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