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人,多数是佛教徒和真空教徒。自幼清明都会随著父母到义山祭拜已故先人。清理坟头后,都会撒冥纸和烧冥纸。除了清明以外,许多节日如年初八拜天公,中元节,葬礼等,都会烧冥纸。冥纸,又分成很多种。有些需要折叠成元宝状,有些则是叠成莲花状;有些是烧给仙人,有些烧给祖先,有些则是给“兄弟”。
但随著成长后,我开始研究文化和历史。在稍微理解中华文化精华后,我明白一些道理。有些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或形式传统,若是能与时并进,则传承,否则弃之。被我们“摒弃”的思想,包括“女子不入学堂”,“士农工商”的编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男尊女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等 。当然,被华人所摒弃的形式传统也包括“陪葬”,“缠足”,“不剪发”,“祭拜君王的方式”等等。
烧冥纸,对我而言,已经是不能与时并进,对环境造成污染,加上没有意义的传统。除了已经皈依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华裔同胞,包括佛家,道家,儒家甚至无神论的华裔,都应该摒弃这个民间习俗。
佛教团体慈济功德会,鼓吹环保爱惜环境,常提倡不烧冥纸。许多僧侣也多番解释,烧冥纸根本就不是佛家的做法。毕竟佛陀涅槃时,还比汉朝“蔡伦造纸”早上了数百年。也有许多道长出面澄清,烧冥纸不源自道教,而是民间习俗。
很多佛教徒和道教徒,为积攒功德而用自己熟知的方式来祭拜。不管是烧冥纸或献上拜祭食物,都是透过民间习俗来表达自己对神明或祖先崇高的敬意而产生。也就是说,这个“形式传统”其实是人造的,而应该传承的不是形式,而是能与时并进的“对先人缅怀”和“对神明崇敬”的思想文化。
针对这个课题,古人“崇敬”的方式,是烧冥纸。当代人,为何一定要这种尊崇“方式”?对先人和神明的崇敬,不一定是要沿用古人的“方式”。 很多人都以鲜花取代烧冥纸,或是对还在世的长辈亲人照顾和关怀,莫要子欲养而亲不在。毕竟,传承真正的精髓,远远好过没意义的形式传统。亲人还在世时,不给予理会,往生后纵使烧上成千上万的冥纸又有何用?
烧冥纸,不只对环境造成污染,没有实际的意义,不被多数宗教认可,不能与时并进,更不能凸显我巍巍中华文化的精髓。 最重要的是,这做法不符合历史和当代的逻辑。
第一点,古代民间习俗,有陪葬品的陋习。 有些君王贵人,甚至要活埋尚在世上的人为陪葬。 其陪葬品则是真品,如金银首饰,绫罗绸缎等。
后来,随著盗墓猖狂,加上生人对陪葬品的意义产生质疑,因而有了替代品,如陶瓷制的铜钱,陶瓷制的佣人,以比较廉宜的“替代品”,取代真品与 往生者一同下葬。 最出名的例子,乃与秦始皇一同下葬的兵马俑。 然而,秦始皇在泉下是否拥有千军万马,我们尚不知晓,或者,其兵马俑下葬后,是否会“兑变”成冥府的军队,我们甚觉荒谬。
烧金纸习俗
在汉代有了纸张后,民间有“烧冥纸”的习俗。 纸张这个替代品,比陶制品更为便宜,人人皆负担得起。 为表对往生者和神明的敬意,衍生出“烧金纸”的习俗。
历史逻辑,若没有宗教的加持,这个习俗的真谛,是应该以埋下真品为准,而陶制替代品的概念已经动摇了此习俗的根本,更何况是纸质替代品?
第二,倘若烧冥纸是真的,那么每次“数十亿”的冥纸烧给神明或祖先,不就直接照成了通货膨胀吗?
纸币是宋朝才开始流通。 汉朝初代的冥纸不是以纸币的形式来焚烧,而是剪成天圆地方的铜钱状态来焚烧。 今天的冥纸设计,有面额数万亿,不是冥府通膨的祸首吗?
有人看了这篇文章,可能会以“亵渎”来评论作者,我丝毫不介意。 当女生刚步入学堂的时候,也是被说成亵渎孔圣人;当顺治皇帝颁布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的时候,也说成是亵渎华夏孝道“身上发肤受之父母”,当代社会成年未成剪过头发的,反而还被当成怪人;当民国推翻帝制的时候,有人说这是亵渎华夏数千年的帝制,礼崩乐坏,逆天而行,现在华人还有皇帝吗?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那些认为应该摒弃烧冥纸的人,纵使千夫所指,未必就一定是错的。 有些陋习若不与时并进,不但不能协助中华文化精髓之传承,反到令世界人民所笑话,更是令中华文化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