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中国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故事背景源于河南济源。文章里描述了一位“愚笨”老翁,凭自己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妙想天开的想把一座大山给凿开移到海洋去。结果愚公的斗志感动了上天,派了天神下来协助把山给移开,完成了愚公的心愿。
故事的逻辑性我们姑且不去理论,但我们需从中关注的也非其表面诠释,而是“愚公移山”故事中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愚公”,是真的如此“愚昧”乎?深入探讨,我们可从“赤子之心”与“聪明智慧”两者之间关系去探讨。
字面上的解释,“赤子之心”是指人们孩提时代的单纯、没太多忧虑、易满足的纯真心理状态。套在管理学上,这是一种“正面思维”(Positive Thinking),完成任何重要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然而在执行过程中,这理念仅是其中重要一环,我们仍须要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Bold Assumptions, Careful Verification)的精神,虽有赤子之心为原动力,但也必须面对现实理性的、具效率的去执行理想任务,完成心愿。
另一厢,聪明,并不等于是智慧;但智慧,却绝对是一种聪明的内涵与能力。粗重的活,很多人很聪明的找各种借口推搪掉,让那些傻瓜去执行。殊不知,越难且具挑战的工作,往往是我们工作或生活上最佳的训练机会;而且,这往往也是上级领导对员工的测试,或是升级考核。聪明人往往在这个节骨眼上,就如此平白丧失了升迁的大好机会,故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说法。
人类就是因为希望有如鸟般在天空飞翔的想法,经过多次的前仆后继的壮烈试飞牺牲与努力尝试,我们终于成就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有了飞机、火箭及太空船。简单愚蠢的梦想,憧憬如鱼般的长期在水中活动,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与尝试,我们才能拥有现代的轮船及潜水艇。这一切,都来自愚公式的傻乎乎初衷,因而才会有丰硕的结果及成就。这一切,上天并没有因人类的奋斗精神而感动,并派天神前来协助。但我们相信,秉著“人定胜天”精神继续奋斗努力,明白要克服困难,就得坚持不懈的道理,美好成果必定就在我们跟前不远之处。
愚公叩石垦壤的精神,其心有不可彻之固,是我们读这篇文所得另一个莫大的启示 ~ 即我们不能坐享其成,守株待兔等代这美好境遇找上我们。间中的崇高精神就牵涉了我们是否愿意做个“傻瓜”,为群体作出自发自动的奉献,而不全然计较金钱与名誉的回酬为何?
为“大我”而做出贡献,得到的或许不是如水面浮泡之沤的金钱,而是可以肯定被认可之永续精神与思念。华教人物如林连玉、黄润岳、沈慕羽、陆庭谕等已故前辈,他们毕生的奉献,并没特别得到任何金钱回酬,甚至吃上官司被监禁则时有所闻。但他们的功绩,则被人永志于心。
愚公,真的傻吗?且看已故华教斗士沈慕羽先生1936年写个学生之至理名言怎说 ~
傻瓜、傻瓜、我是傻瓜,你也是傻瓜。可惜这世界的傻瓜太少了。我愿你我和一般志同道合的人,永远做个傻瓜,去感化世上无数自私自利的聪明人。
要当自私为己的聪明人,还是要做舍己为人的愚公,这绝对是我们个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