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哈佛录取六个大马学生,国内各报接二连三高调报道;角度各异的重点特写,纷沓而至。缘由何在,大家心照。说实在话,看待名校,华社领导常有表里不一的虚情假意:嘴巴说不要,申请很诚实。
家长夜半排队要为孩子报读华小,第一选择为啥,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中学之后,亦不例外。到了大专院校,所向往的选项,自然还是那块排名世界十大的金字招牌。
人心所向,总是这般。纳吉令弟纳西尔回忆录《名不虚传》(吉隆坡:纳西尔;2021)点名,后来服务政府部门和官联企业的望族子女,不外乎都是名留常春藤的顶尖首选。
但是,如果孩子所深造的是私立大学,或者本地政府大学的科系,为何偏偏不见记者青睐专访?不仅这样,领导的公子、董事的千金,多在国际学校上课,甚至是在学前班一早送到海外。看到这些,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然后,毕业了,各个单位和大小公司首选录取的,往往仍是名牌大学的海归。这不仅是连续剧的剧本,而是生活中贴切的写真。尽管这样,因为政治正确,台上声嘶力竭的演讲,所力捧到底的,则是另一张大相迳庭的脸孔。
火箭政治明星以及南方大学学院的系列问题,肇因部分就在这里。核心所在,组织大方向的彻底迷离,纵容个人的奇葩之行,谁也不把本土教育放在眼里。大家总是深信,校长来自牛津,领袖全是剑桥,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但是,查看环滁内阁以及部长身边的峥嵘明星,读者当可觉察,做事的能力和出身的学历,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否则,党选之中,何以不接地气的所谓精英,都输到有碍观瞻?
管理大学,运作政党,恰如国家的行政体系,是套环环相扣的系统。如果理事会的眼界和水平,不过如此;学术的层次,因此停滞,思之自明。层递而下,本地的大专,怎么可能建立品牌,气压乾坤?
结果,举国所见,或有各个领域零零星星成功的个人,测试国力,一言难尽。要是PISA评估,仍然不足点醒各位;眼下这一阵的哈佛旋风,想必可以百分之两百地佐证,两岸父母所追求的那纸文凭,都不是本地制造的国货,而是进口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