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选举陷入多角战,这也是多党竞争的开始。无论国盟和国阵在中央政府里头如何相挺,还是政治权力的分配上,这模式完全不会在马六甲选举中出现。反而会出现两种层次的政治模式:一家人的中央合作,正在斗争的甲州政权。
因此,马六甲的选举结果如何,都能作为第15届大选的参考指标之一;尤其是高喊穆斯林团结的政党在各自竞选之下,能够巩固及开发多少票源,是各方在观察的。
马六甲选举,选民要如何投,其中一项考量,就是必须回顾历史,从中进行反思。别忘了,会启动马六甲选举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执政党成员中的“四人帮”突然撤回支持,并且有意支持希盟成为执政党。情况就如喜来登行动,因为政治利益分配,政治人物随意的跳槽。
过去的一年多,我们不断的经历同样的事物;而同样的经历没让政治人物反思接受政治青蛙对于政党政治的伤害。过去的太多的案例让民众对于“政治青蛙”产生反感,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霹雳宪政危机,2020沙巴夺权事件等等。
这一切核心问题在于政治人物的跳槽让政权无法在具有民意基础下完成任期;更严重的是政治人物会随著个人利益而牺牲具有民意基础的政治赋权。
为何政治青蛙如此简单被收买以及能随意随著自我感觉支持其他政党?除了选区拨款以及各种诱迫压力之下,更重要的问题是政治人物对于政党没有任何忠诚度。也就是说,马来西亚很多政党的意识形态不强烈,往往政治人物的退党或是加入新的政党都有太多的利益关系,而导致许多政党没有明确的区别。
用选票反映不满
在其他国家讨论政党竞争时,都是以政治光谱左右去判断,而马来西亚则是以宗教和族群去区分,导致我们失去从不同角度去讨论公共事务的机会。
长期以来,马来西亚民众在投票行为上都倾向“投党不投人”,加上选举制度上设计,有利于政党联盟,不利于政党单飞。可是,承担著大选时民众权力交托的政治青蛙,却可在没有任何罢免或是反跳槽法的制度之下,随意更换自己的党籍,辜负当初选民的支持。
因此,在没有法令制止跳槽前,选民在马六甲州选投票,甚至来届大选投票时,都要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何防范政治青蛙?这关键就在于政党领袖以及政治人物需要塑造一个怎样的政治环境。在没有任何预防政治青蛙的制度之下,作为选民的我们可以如何反映不满。
选择与政治青蛙站在一起,用不同的政治术语去正当化政治青蛙的包装,只不过是想利用制度的缺失,去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以及扩散政党的政治版图,到最后还是会败在政治青蛙手上的。
所以,对选民而言,接下来要做的事,并不是选择不去投票或是对政治产生冷感。反而是需要更多民众向接受政治青蛙的政党反映。不要让政治人物合理化自己的政治举动,最直接方式就是站出来投票,从选票上反映不满。
或许有民众就会说到,难道就要在三个烂苹果中选一个吗?对,这就是当下的政治游戏模式,我们必须在选择题中选出一个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