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马智礼以“土著不谙华语遭拒聘论”来捍卫大学预科班的固打制,造成其从政以来最声名狼藉的一刻。这不仅是失言或一时口快就能简单了事,背后所带出的讯息,明显是对不公平制度下,尤其是少数族裔的双重打击和侮辱。
大学预科班原本就非为全民而设,但无论是前朝或今朝,都没有想过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而是仍处在民粹式的考虑和估算,延续此种不公平待遇。
大学预科班的魔咒,就像约定俗成的“土著特权”,原本只是旨在提升土著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却因时过境迁、族群人口的优势以及政治局势变化等,成为永世不得挑战的“宗法”。而政客为了吸引选票或政治隐议程等种种考量,导致问题犹如滚雪球有增无减,逐渐成为滥权和徇私的借口。
马部长的争议言论酝酿不久,霹州安顺便传出单亲家庭的华裔后进生赵文辉,虽考获大马教育文凭(SPM)8A佳绩,奈何申请大学预科班被拒的新闻,应当成为我国教育部乃至全民应当慎重看待大学预科班问题的借鉴。
对不公政策说不
赵文辉的条件不但符合录取资格,身在单亲、经济状况堪忧,大学预科班彷如另一道可以减轻负担的桥梁。然而大学预科班制度原本就是专利,少数族裔要挤入那10%简直粥少僧多,若只为碰碰运气也难免铩羽而归。
这也是为何少数族裔对大学预科班虽不至于放弃,却看不惯其“走后门”的原因所在,若土著固打犹在且占尽优势,那就是不公平的教育制度。
是的,若像我国某些政客那样夸口叫人“去读STPM啦”的普遍心态,那么放任大学预科班不管确实不成问题,反正那根本是某种土著特权,那10%只是象征性开放的“面包屑”,不足为奇也不成障碍。但他们似乎忘记了,不公平制度是要纠正和逐步改善的,而非“去读XX啦”就能自我安慰,然后侥幸装没事而加以忽略。
试问我国国人,尤其是少数族裔改朝换代的目的究竟是为何,就为单纯要看国阵倒、看纳吉被控、看马哈迪打破世界各种纪录吗?我们有所要求,虽不至于科幻到要一朝改变前朝几十年来的弊政,但哪怕是新政府有细微的改革和检讨、审视和反思过去的制度性偏私和不合理,我们多少是会感到欣慰,想必也会抱著希望持续支持的。但用各种理由来保障种族固打之不公正,甚至借此来诋毁少数族裔,找托辞来美化不平等的本质,根本是雪上加霜,加剧族群间的成见与非理性。
自怨自艾确实不该,但“去读XX啦”、“去外国念啦”的鸵鸟心态更不该。谁不知道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甚至搬出民族优良性则可强化意念和能力的说辞?
但这种避重就轻的心态,真的对我国的变革和成长有帮助吗?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得好:“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引以为戒、不甚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