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翻开报纸,很失望的是,和医疗改革相关的论述,并没有出现在各类大选评论或政见上。当然很大的原因是,众多候选人中,缺乏医疗相关专才。而就算相关人士,也没有办法提出任何大刀阔斧、有远见的医疗改革。
大马的确有自傲的全民医疗福利,可是如果把内部的系统制度摊开来,放在阳光底下看,却是千疮百孔。尤其受经济不景气,百物腾涨影响,公立医院因此人满为患,拨款预算永远赶不上日益增加的医疗成本和人潮。以至于各种弊端也开始浮上台面:药物少了,看病和预约时间更长了;软硬体设备少了旧了坏了,医疗人员工时长了、工作量大了、人也累了!最后各种问题错误难道不是病人买单吗?
其实很大的问题是,不管病历系统还是就医程序等,一直都没有电脑化。以前在政府诊所看诊时,我常开玩笑说,若看一位病人用10分钟,有6分钟以上是用来填写各种繁复的检验单、复诊卡或医药记录本。当你看著医院用著庞大的人力处理病历,包括搬运员、排放员、记录员等;大量的时间在抽调或回收病历,抄写记录和遗失申报等。为什么就不把那些资金时间用来把它们电脑化呢?难道只是因为需要维持特定的公务员名额和就业机会?
医生素质良莠不齐
此外,医师的在职素质是医疗的根本,所以医院实习教学应该是整个卫生系统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在大学的教学不管如何严谨完善,始终是纸上谈兵。真正从实习阶段开始亲上火线,在第一线战场刀枪剑雨磨砺出来后,才算真正脱胎换骨。
可是在大马,很多时候实习生涯只是单纯地做苦力,没有良好制度化的医院教学。能不能“学有所成”,很大程度要依赖你的上级医师有没有教学能力和教学热忱,且若医师本身程度不好,也没有把关制度,再差劲也能顺利拿到执业证书,造成现今医界的医生素质是良莠不齐。
反观在台湾,很重视实习医师教学,包括各种院会、系内病历讨论、主任查房、总医师教学等等,充斥在每天医院的实习生活里,身体是疲劳,可是内心却是充实的。
此外,我们的医疗花太多钱在洗肾中心、重症和癌症治疗。相对的预防医学的支出,少之又少!难道政府不晓得如果肯花更多的钱,做为医疗人员的在职培训、病人疾病预防宣导、疾病筛检、更好的药物和软硬体辅助等等,可以减少未来花更多的钱在肾脏病和癌症等上面?
更另人忧心的是,这几年我只看到和听说政治力、官僚体系、裙带主义进入了医疗系统。真正的学术研究泛人问津,而实习制度只有更糟而没有最糟!如果以后出来的医师,从现在的良莠不齐到最后一代不如一代,那人民的健康福祉、生命财产,还能再有明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