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阅读风气,教育部自1999年始,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了NILAM(Nadi ilmu amalan membaca)阅读计划。到了2009年,另增设一项名为“一个马来西亚阅读营”(Kem Membaca 1Malaysia,KM1M)的年度活动,规定全国学校配合教育部所规定的日期举办诸如书展、故事分享会、书本封面设计比赛等系列活动,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至今,步入第18个年头,我们是否已培养出爱阅读,能阅读的孩子?成功提高阅读风气?口说无凭,需要由数字说话才行。为此学生阅读后所做的报告,便成了重要的衡量依据。各班负责老师得定时检查,并统计、输入班上孩子的阅读数量。而全校学生的阅读数量,则由校方特别委任的协调员负责综合、统计,再向上汇报。从学校到县,县到州,州到国,从底层到中央,一层又一层,滴水不漏。居于庙堂的运筹帷幄者,将透过这些数据来统观全局,掌握全马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从这些数字探测阅读风气。如根据2016年的Nilam报告,我国学生在2016年的平均阅读量是28本书,比2015年多2本。
奖励制易偏离目标
强制完成的阅读数量是否能作为阅读风气的指标?只求数量,不问质量,这样的成果会有多少含金量?当阅读变成了强制性,不能不交的“功课”时,还会有乐趣吗?一旦失去了这样的“管控”,学生是否还愿意阅读?
为了激励学生阅读更多,教育部也制定了评分、奖励制度。以往主要采取以书本为单位的计算方式,只要阅读数量达到所规定的标准,即可获得奖励,如小学组的只要达到90本即可获得铜奖。今年始改用以书本的页数来评分,如读了21-40页的书,可得10分,而读41-60页的,则可得20分等。透过积分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学生阅读,就像规定学生必须交阅读报告一样,都是属于外在的驱动力,容易偏离目标。另外,是否也暗示学生说,阅读本身并不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所以才需要靠外在的奖励来补偿?一旦没有了外在的诱因,学生还能找到阅读的动力吗?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不是靠条规、靠命令来强制完成的。再多的奖励,再好的策略,都比不上爱阅读的老师更具影响力。与其让老师忙著填分数、做报告,不如让教育回归本源,让老师把时间花在阅读,花在陪伴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聊书,一起做一些与阅读有关的事。当老师们都读起来了,看著大人身影长大的孩子,能不受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