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学习,一般而言,往往都是渐进而成,读而优而后写,不可能一蹴而成。如果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可以从中推断此人的理解,总该具备一定程度。耐人寻味的是,2016年小六检定考试(UPSR)华小之语文测试比率,显然不是这样。
国小的马来文理解,获A者23%,书写则是24%;英文理解A等12%,书写7%。至于华小呢,则是如此:国文理解A者15%,书写19%;华文理解A级15%,书写A有22%。
隆雪两地的成绩统计所显示,也是这么一回事:雪州华文理解A共15%,书写A则有21%。吉隆坡则是理解A占15%,作文A达25%。缘由何故,说来到底百思不解。
相比之下,理解和作文两个科目的差距,前后相差了6%至10%之多。若是一个学生理解的水平不过如此,请问在座,他怎么可能写出一篇A级的文章?反过来说,要是他的书写确实优越,何以他的理解偏偏不能达标?
这么一问,蹊跷自见,迨无异议。推想之下,部分原因,或在考题的天马行空,造成学生应考为之困惑,不知所措。纵然文笔不错的考生,也读不懂题目的要求,因此不能过关。
若非如此,余下的那些原因,或者出自批考之指引,和学校的教学,有所代沟。结果,学生应答的方式,乖离了统一考试所要求的标准,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严重失分。
除此之外,肇因所在,恐怕就是国家考试局所划定的A级准绳,似乎有异我们的理解了;乃至此次华文理解,不能及格的学生,南中国海两岸的华小,多达13.2%!
D和E等级相加,大约9万人的全国华裔小六生,有3万人的理解不行;换句话说,每10位考生,至少三人的华文理解欠佳。身在华小六年之久,学生的理解,何以糟糕到眼下这般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