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话,就算不用嘴亲口说出,我们在面字书说、在微信说、在各种网路媒体上说。有时候用文字、有时候用照片、有时候用视频。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滔滔不绝的表达,是一个被倾诉吞噬的时代。透过对话了解一个人,往往看得见却触不及,每个人的表达全是对自己的构建和美化,结果,越是想进行沟通和理解,越是不得其门而入。
大家都在谈论、都在给出自己的看法,但是说给谁听?有人在听吗?说出来的是否能触碰到要抗议的对象?一堆丢出来的意见搅在一块儿之后又奔腾消失。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知道实际状况是什么,但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大家都在滔滔不绝的讨论某一个社会议题或现象,而其实说出来的都只是陈腔滥调。
需思索并找出漏洞
缺乏想像力是问题的一部分,更大的问题是我们丧失了面对现实问题并且去贴身肉搏的勇气和能力。要培养这样的一种能力不仅需要累积自己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不要满足于自己的知识结构、阐释路径、历史经验。另外,对于既定的知识结构、阐释路径、历史经验都必须反复思索并找出漏洞。但是我们怎么能够走出一己的历史经验、历史结构、语词系统、生产方式,可能单纯有勇气已经不足够,因为,如果只凭借有勇气而没有深厚的底子,依然只能绕回滔滔不绝的失语,啥都说了,但,也啥都没说。
我们活在一个复杂的动态结构中,这指的是无论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不能懒到认为会有一个“根本”的方法,依据它丢出一个大方案,就奢望能放诸四海解决完所有的问题。很可能到最后,我们根本还是不会知道实际状况究竟如何,只能在每一次都依时、地、人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贴身肉搏逼近问题。这也是一种不断否决自己曾经形成的判断,或者补充自己的判断的一种做法,而这正是我所谓的能够构成自身底子和塑造想像力的方法。
到最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早已偏离初衷,或可能刚好变成对自己初衷的背叛。但是,即然有心要做批判或觉得有思考的必要,或确实有效的面对各类问题,本来就得不断的自我审查和进步。因为,你不会知道,自己会不会被自己的惰性,拖到各种意识形态去,而恰好成了所要抗争对象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