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前首席执行员依德利斯为马航提供酒精类饮品所做的“辩解”,最近赢得不少人喊赞。然对于上过哲学课者,其论点著实不算精彩,而是颇“典型”,乃至对某些人来说已属“陈腐”,不算强而有力。
这不禁令人遥想:若我国早就推行哲学课(至少在大专阶段)的话,或许今天市面上也不会充斥那么多“无厘头”、“无聊”,乃至截然“荒谬”的思维和言论吧?
质言之,哲学就是讲求“高思维”的学科,其不会轻易、刻板、直线、单向地授予“答案”,而是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然后提出可令人信服,或至少认可的论述。
虽说哲学也并非没有一定的“典律”、“逻辑”、“范式”等,但大体上和科学一样,这些都不是不能被质疑、挑战,乃至推翻的。坦白说,西方科学的基础,多少是建立在重视理性思辨的哲学之上——包括其“近亲”神学。
最近坊间掀起有关高思维考题及教育的讨论,诚属好现象,毕竟本国已发展到若不再提升思维能力,就有可能会被某些意识形态和权力狂搞垮的地步。
如说国民学校的历史科,显然就已被某些人士“骑劫”来为狭隘、单元,甚至专制的政治利益服务。甭说企图美化、神化当权者及其政策,且还致力淡化,乃至丑化反对者和弱势者的角色及贡献。虽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但于一具高思维的社会,写历史者往往就难以“为所欲为”。
此外,恐怕比历史科更严重的是宗教教育。本国当下的宗教教育体制,培养的是思路清晰、信仰虔诚、伦理坚定的信徒,还是更多闭塞、傲慢、霸道地自以为是,企图把本身所理解、诠释,甚至想像的“一言堂”标准强加于社会,但却对权势者公然的贪婪、粗暴、狡诈恶行“只眼开、只眼闭”的狂热兼虚伪之徒?
也许推行高思维的宗教教育,会有助于遏止宗教话语权和决策权持续被一小撮政教勾结者所垄断和操弄?
最后,高思维教育应也有助于培养更有自觉性、自主性和辨析力的受众,不会轻易被某些“别有机心”的媒体或论者转移、蒙骗、忽悠。
虽说这整体上或会对媒体和论者有点压力,即偶尔无心地“踩出线”也可能会被针对,但对于有较高自我要求的媒体和论者,这诚不失为一种勉励。
当然,凡事都追求高思维,也有可能掉入另一种极端,如老子所云:“智慧出,有大伪”(《道德经‧第十八章》),不可不慎。惟不管怎样,保持“低思维”状态,不仅教育,连整个国家都会停滞不前,乃至倒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