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东方日报》记者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名民间组织及政党志工团,纷纷涌入淡马鲁及文德甲灾区协助灾民清理家园及公共场所。
阵容是强大,队伍是壮观的:慈济、彭亨马华志工团、文冬玻璃口消防志愿队,都有。此外,早前领导也说,政府多个机构,也各自动员组了代表一起出发到各个指定的灾区了。
大家的好意,各造的善心,自然是应该掌声鼓励鼓励了。但是,浩浩荡荡的人群,源源而来的救援和资源,陆陆续续来到这里和那里,最终到底交由哪一个单位著手协调呢?
两次经历洪水,说实在话,疮痍满目的当儿,想要恢复原状,举步维艰,自不待言。万一当地的水供仍然断绝,粮食也没有著落,不知广大的志工,要怎么饿著肚子“为人民服务”呢?
醉翁之意不在酒
结果,有的打著赈灾旗号的代表,要不是到场做秀,则沦为另类旅行团了:甭提三、两天的光景,他们做得了什么;就是三、两个月,恐怕也收拾不了的残局。
何况,诸多工作,也不是旅行团的那些人力做得了的。举例言之,处处的垃圾,家家的废墟,如果没有罗里,如果没有泥机,如果没有神手,我们只能坐困愁城,什么也做不了。
这个水深火热之际,个人的一点体验是:往往倒是一个个商人率先嗅到了商机。大水侵袭,私营水上德士随之出现。水劫退了,残局也可以代劳:给一点钱,方便一点;给很多钱,方便很多;彻底全包,彻底舒服。
景点一一参观过了,照片也上载面子书了,三天两夜的旅行团也告一个段落了。这个时候,小学的文章总会写道:离开这里心情是依依不舍的,希望明年还有另一次全国的大水灾,我一定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