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来,只因关中一纸批文之故,竟然在华社闹得沸沸扬扬。华教内部的老问题,也借承不承认关中可否考统一考试而一涌而出。之所以,既有个人恩怨,也有权力斗争,与政治势力的介入,才可能因此而闹得不可开交。
关于关中统考,不论会否因承认之,而可能引起对其他60间独中的发展,或是独中本来的法律地位就是妾身不明,根本的问题就是,何以增建独中那么难?按理说,民间有心出钱出力、民办学校,政府应高兴都来不及,何以却倒行逆施地百般阻碍之?
表面观之,用一纸批文分华社而治之,似乎有利于执政中央的政权,可实际上,恐怕最终结果会对中央政权极不利。因为,最终人民必然会问及一个问题,何以增建独中那么难?505国阵得票率仅得约47%,主因之一显然就是华社对关中批文不满所引发的,中央政权若依然执迷不悟,只会把华裔选票推给民联,变成自掘坟墓。特别是,若2015年中,伊党的开明派若在党选中胜出的话。
其实,若中央政权也学砂拉越首长丹斯里阿德南(Adenan)一样善待华教,搞反腐,也开明对待反对党的话,在来届砂州州选与全国选举中,是有可能漂亮胜出的。若否,就等著瞧了。为了不知所谓的什么单一源流教育而导致失去中央政权,只能说是活该!
公平施政是关键
增建民间出资办学那么难,说到底,是因为受制于落伍的单一源流教育思维,自以为只要实现单一源流教育,便可实现口是心非的国民团结,只能说是自欺欺人。大马国民团不团结,实与单一源流学校关系不大。要实现国民团结,关键在于公平施政,如公平对待母语教育,一视同仁的无差异公民地位,也公平地对待所有正当宗教等。只要不能实现公平施政,什么单一源流教育均是多此一举。不但是多此一举,反而致成国民不团结。
这么浅显的道理竟然搞不懂,抑或是别有所图,就只有当事人才知了。
可以肯定的是,若能公平施政、公平对待各源流母语教育,只会为政权加分而非减分。特别是两线制已逐渐成形的当代。
在1950-80年代前,由于巫统的中坚份子中,有很大比例为教师与文化人,他们语文民族主义较强,若处理手法不够技巧,可能会引发他们较大的反弹;可进入1990年代后,功利主义的工商业人士,已成了巫统的中坚份子,他们著重的是否有项目(Projek)可拿。若分不到,便会发出极端的言论,以引起资源分配者的注意。
易言之,不少发出极端言论者,可能也常与非马来人合作搞事业;只是,在得不到项目时,就可能故意走极端以便产生“爱哭的小孩有糖吃”的策略性手法。伸言之,这些极端份子,未必真会介意民间增建独中。
此外,绝大部份的马来人均是温和友善的中道者;只要不刻意去挑拨,他们也不会介意增建独中之事;更何况,民联便不可能据此说巫统损及马来文的地位(1996年,四六精神党的拉沙里便因教育部长在1996高教法令下拥有豁免(Pengecualian)使用国语权,而批评这豁免权违反国语政策)。
更何况,自197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已壮大为大潮流,在这种天时、地利的情况下,若认定教育部不会批准增建独中,也未免过于主观。政党的目的在于取得政权或保权保位,当形势可能危及其政权时,它是有可能调整既有政策的(当然这是个程度的事宜)。
认可增建独中与独中的合情、合理、合法的地位,并不会危及到马来人的根本利益与地位,它反而有可能损及两线制的壮大;只要看著砂州阿德南的做法便思过半矣。(一些民联人物已脚软了)
当然,若巫统里面,有人欲利用关中或教育大蓝图来削弱纳吉的吸票力,那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