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界中总有些人一味强调社会改良最终在于人心,只要人心纯洁、良善或正义,社会必能趋向美好。如此看法当然不无其理据,但未免有点理想主义,而且恐怕会低估了外在环境对人心的限制和牵制,以至疏于进行制度面改革,结果不仅改良不了社会,反而被社会所“污染”。
除非已“超脱”、“入圣”,否则只要是凡人——包括专职的修行者或宗教师,必有人性的弱点。是以,若宗教于体制面不加以开放化、民主化、透明化的话,权力的过于集中、单向,以及各种管理程序的晦暗,往往容易滋长腐败和滥权,乃至暴政。这尤其普遍于一些新兴教派:因对其创教人和元老过度崇仰、信赖、倚重,加上制度化未臻完善,结果沦于高度人治。掌权者在如此体制的诱惑、怂恿、掩护下,有些就开始为所欲为。
当然,不是所有新兴教派都会长久踟蹰于人治,不少也会从实际经验和参考其他较成熟的教派中慢慢走向理念和理性主导的法治,建立较健康的组织结构和文化。那些无法及时自我革新,从完善“非人”的制度来引导、监督、鼓励、辅助人心的教派,往往维持不了多久。尤其待所谓“灵魂人物”相继离世后,继任者无法通过合理程序挺立及施展权威,因而凝聚不了人心,甚至激起内争,于是教派就开始走下坡,有的分裂,有的干脆解散。
实际上,不仅新兴教派,就算历史悠久的老教派,若制度上不依时更新、改进、整饬的话,也会滋生一些令人不堪的败象,如奢靡、虚荣、傲慢、趋炎附势、争权夺利、贪污、荒淫(包括性侵弱小)等。这些教派里一般上不会缺乏德高望重、学富五车,或为了济苦救难而不惜上山下海的精英,但却依然阻止不了内部猖獗的腐败。乃至某些误入歧途者,还是表面上非常正经、体面的人物,被揭穿后往往叫人大跌眼镜。
质言之,人心脆弱,自然应从心做起,好好锻炼、净化人心,但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心态和行为会受身处的环境所影响,诚如有名的“破窗理论”所提示者。一般人是无法特立独行、百折不挠地勇当好人的,惟有提供一规划和管理完善的体制,人本有的善性才能得到肥沃的土壤而发芽、茁长。若纵容体制不健全的话,犹如破损的窗,只会招来更多的破窗。凡事都只归咎或寄托于人心,不懂得借理性来构筑合理的体制的话,社会是不能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