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有没有活力,就看当地的大学生对待生活的热情去到什么程度。而大学生的性格养成,又受到中学时期的启蒙教育的影响。一个人踏出社会谋生,如果个人的人文素养的底蕴不强,个人的价值观就很容易变得社会化、世俗化、功利化。因此,一个社会的未来希望如何,就可从小学、中学的根本教育做得如何来判定。
在1970年之前,深受大时代的影响,国际左右思潮波及到国内政治上不同阵营间的的对抗,也引发华人社群内部的激烈斗争。但那时期的中学生,对社会的关心程度远远超过今日的大学生。而当时的大学生的对政治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今天的我们所能想像的。那时期的中学生、大学生、学校的老师们,对社会的关心源自于他们对生活的一股热情。而那股热情又来自知识分子的使命。
然而,当国内公开的左翼势力被打压至无力翻身之后,小老百姓谈论政治变成一道敏感的课题,独中教育在乡下甚至被描绘成不利孩子思想教育的场所。
我的一位邻居家长因接受错误的讯息而不敢把孩子送进独中。而事实上,1980年代以后的独中,恰恰是一个对周遭环境少了热情的教育机构。而随后的国家经济发展步上起飞的轨道,人文关怀遇上功利主义只能节节败退。
经济发展下催化的物质主义、流行文化已经在各个角落占据主流的位置。中学校园内找不到长辈们口中的关心时事的那种氛围。而大学校园已开始弥漫著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因此,我们的社会近20年来,培育了很多功课第一,但被人文抛弃的大学生。而这些大学生踏出社会步入职场,除了工作之外,能够对社会提点个人看法者仅只是少数。我就见过已经担任外资大厂总经理的国立大学优秀生,还搞不清楚谁是林连玉和林玉莲。
如果您是学生家长,要让孩子们将来的生活不会太乏味,就应该培育学生们对生活的热情。
这生活的热情不一定只是关心政治、懂得历史。只要能关心周遭的人地事物,建立起他们自己的看法,那就算走对了方向。只要对生活有了热情,一个人的可塑性就变得高。将来出社会才不会以为这世界就只是1+1=2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