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体还在起步阶段,虽然不可能全面取代平面媒体,惟不能否认的是,它的崛起正对平面媒体形成威胁,也瓜分消费群与广告收益。
所以,企图包揽订户与广告费的平面媒体,尤其是“黑箱”完成垄断华文报章的“爵士集团”,非要对手夭折不可。这可从8月9日署名廖宏强的〈独立新闻在线停刊的省思〉一文中看出端倪。
任何企业有起有落,起落兴衰皆有不同的原因及版本。廖氏引用“读者不愿意花多一毛钱”(AHLYE语),就妄自断定《独立新闻在线》的内容“越走越偏的独立搞垮自己”。
《独立》在2005年8月31日创刊面世,能够维持7年,并面对新兴同业与历史悠久的平面媒体的竞争,自有其优势与受欢迎的本质,停刊并非言论不独立这一回事。
廖氏以对《独立》“越走越偏”的莫须有指责为爵士报业打抱不平、伸冤,意图为垄断第4权的恶行平反,以漂白报史最肮脏的一页。且看他如何袒护《星洲》:“……不堪的是把政党恶斗的那套劣质文化全盘搬到媒体的竞争,替《星洲》贴标签、戴帽子、与执政党派同流合污的朋党……。”不说还好,一说狐狸尾巴出来了!是谁把政党恶斗的那一套搬到媒体的竞争?
《东方日报》创刊期间所受打压无奇不有,诸如某方突如其来取消该报的出版准证,向所有报贩、代理发出禁令,甚至恐吓说:“谁要是代理或售卖《东方日报》就不准代理、售卖其集团属下版纸、杂志等刊物。”迄今为止,即使反垄断法已经实施,但有关禁令仍在,连印商经管的报摊仍不敢代售《东方日报》。
至于当中是否涉及与执政党同流合污的朋党?套用句俗不可耐的口头禅:“谁吃辣椒就知道辣”。但至少从垄断报业的恶行可以了解,官商勾结呼之欲出。前马华总会长林良实曾经“问过”时任首相敦马哈迪(马哈迪承认)关于进行华文报“大合并”,为执政集团减少异声。最重要的是,把当时大篇幅报道“白沙罗华小”事件而被视为“反政府”的《南洋商报》一并收编,以容易操纵该报,并达致“一言堂”,向执政集团效忠和服务。
打不开销路是《独立》不得不停刊主因。这与过去4家平面媒体《通报》、《新明日报》、《星槟日报》、《建国日报》停刊一样。
追求言论新闻自由的人,对任何一家媒体停刊无不感到惋惜,惟独廖氏“代言”《星洲》“大快我心”和笑到最后。
《独立》不自我设限,无畏无私地报导与评论的优点,吸引年轻人以及中产阶级知识分子阅读,与平面媒体的权贵阶层大异其趣。一些平面媒体有朋党互相扶持,消费购买力非网媒所能及,单是执政党和财团的广告就足以“富可傲视”一切,正如廖氏所引述的:“……《星洲》可以不鸟你,是因为有足够的读者让他们狂妄下去。”
抄袭他报社论而不知耻的《星洲》受落,但《独立》停刊,也可见大马社会对媒体的认识有待提升。